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居 其六
身仍颜斶贵,
事业在林泉。
为采无柯斧,
为渔无钓船。
云光空四壁,
人坐又三年。
未有登高约,
看童放纸鸢。
白话文翻译:
我虽然年华已逝,容颜却依然美丽,
但我的事业却在这山林之间。
我不带斧头去采摘,不用船只去捕鱼。
四周的云光映照着空荡的四壁,
我在这里静坐了又三年。
我没有约定去登高望远,只是看着孩子们放飞纸鸢。
注释:
- 颜斶:颜,容颜;斶,衰老的样子,整体指容颜虽老却依然美丽。
- 事业在林泉:指诗人选择隐居生活,以自然为事业。
- 无柯斧:没有带斧子去砍伐树木,强调不愿意打扰自然。
- 无钓船:没有钓鱼的船,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云光空四壁:四周被云彩和光影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未有登高约:没有与人约定去爬高山,暗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 放纸鸢:纸鸢,风筝,寓意童趣与自由,传达一种生活的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以壮,明代诗人,生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以诗歌、书法和绘画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传达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宁静的隐居生活中,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在明代,士人普遍追求隐逸,因而诗中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脱。开篇以“身仍颜斶贵”引入,虽然诗人已步入晚年,但心境却依然清新,容颜之美与精神之美并重,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接着,诗人表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带斧头去采摘,不用船只去捕鱼,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世俗生活的拒绝。通过“云光空四壁”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恬淡的,诗人在这片宁静的空间中,既享受着隐居的自由,又不忘与世俗的联系,最后提到“看童放纸鸢”,更是通过儿童的游戏表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这种对自然、童趣的热爱,使诗歌充满了生机与灵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身仍颜斶贵”:诗人自述虽老但容貌依旧。
- “事业在林泉”:强调隐居生活之美。
- “为采无柯斧”:不愿打扰自然,追求和谐。
- “为渔无钓船”:同样拒绝世俗的渔利。
- “云光空四壁”: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人坐又三年”: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 “未有登高约”: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 “看童放纸鸢”: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与简单。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采无柯斧”、“渔无钓船”,形成对称美。
- 拟人:如“云光空四壁”,赋予自然以生命。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出一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表现出诗人高洁的情操与追求。
意象分析:
- 林泉:象征自然与宁静,代表诗人的理想生活。
- 纸鸢:象征童趣与自由,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选择隐居生活的原因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生活困顿
-
诗中提到的“纸鸢”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童趣与自由
- C. 权力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的什么态度?
- A. 追求
- B. 淡泊
- C. 否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答问》: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答问》与梁以壮的《闲居 其六》都强调隐逸与自然,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哲思,梁以壮则更关注生活的细腻与乐趣。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的超脱,但表述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白与他的诗歌》
-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
- 《诗词鉴赏与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