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时间: 2025-01-01 15:02:55

分皮分随诳盲聋,污却嵩山熊耳峰。

只履携归葱岭去,贼身何处不相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分皮分随诳盲聋,污却嵩山熊耳峰。只履携归葱岭去,贼身何处不相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失望和对内心追求的反思。诗中提到的“分皮分随”暗指人们的分别和迷失,而“污却嵩山熊耳峰”则象征着对高尚理想的玷污。最后两句则反映了对归属的渴望,强调无论身处何地,内心的贼般欲望始终难以逃避。

注释:

  • 分皮:指剥去外层,象征人们表面的分离和内心的迷惘。
  • 盲聋:形容人们的无知与麻木。
  • 污却:污损,玷污。
  • 嵩山:是中国的名山,象征高尚与理想。
  • 熊耳峰:也是名山,代表着人们追求的精神高地。
  • 葱岭:指的是青葱的山岭,象征着归隐的理想之地。
  • 贼身:暗指人内心的贪欲和欲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智朋,宋代和尚,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邃的佛理影响了后世。其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常结合宗教思想与个人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对世间的纷扰和人心的迷失感到深切的忧虑。借助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归宿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深刻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倦怠与对内心追求的探索。开头的“分皮分随”即揭示了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逐渐迷失自我,失去对真理的追求。接下来的“污却嵩山熊耳峰”,则以象征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失落,使人感到一种强烈的无奈。

在“只履携归葱岭去”中,作者寄情于自然,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贼身何处不相逢”一句则是对人内心贪欲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无处逃避的痛苦。整首诗在悲伤的基调中透出一丝哲理的思考,鼓励读者反思自我的真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分皮分随:诗人以分皮比喻人们在生活中各自为政,迷失自我。
  2. 诳盲聋:描述人们对于真理的无知和麻木。
  3. 污却嵩山熊耳峰:象征着理想和精神追求被污染的悲哀。
  4. 只履携归葱岭去:表达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5. 贼身何处不相逢:即使选择逃避,也无法摆脱内心的贪欲。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分皮”比喻人心的迷失。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人类内心贪欲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归宿的追求,揭示了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嵩山:象征崇高理想与精神追求。
  • 熊耳峰:代表人们心中理想的追寻。
  • 葱岭:象征宁静与归隐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分皮分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失
    C. 希望
    答案:B

  2. “污却嵩山熊耳峰”中的“污”字意指什么? A. 清澈
    B. 污浊
    C. 美好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葱岭”象征着什么? A. 城市生活
    B. 归隐生活
    C. 战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静夜思》中的思乡情与本诗中的归隐愿望,前者更具个人情感,后者则是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