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诸年友故汉王府宴集》

时间: 2025-01-14 00:55:40

故园亭榭郁参差,暇日亲朋尽在兹。

早属风光为地主,兼多水竹弄幽姿。

侵阶藉草衔杯满,夹路垂杨去马迟。

勿谓樽空又分手,他年相望足相思。

意思解释

春日同诸年友故汉王府宴集
作者:李舜臣 〔明代〕

原文展示:
故园亭榭郁参差,
暇日亲朋尽在兹。
早属风光为地主,
兼多水竹弄幽姿。
侵阶藉草衔杯满,
夹路垂杨去马迟。
勿谓樽空又分手,
他年相望足相思。


白话文翻译:
故乡的亭子和楼阁绿意盎然,
闲暇的日子里,亲朋好友尽在这里。
早就把这美好的风光当作地主,
还有水竹相伴,幽静的姿态。
踏上台阶,草地上摆满了酒杯,
路边的垂杨树影子里,马儿走得缓慢。
不要说酒杯空了又要分别,
来年相望时,相思就足够了。


注释:

  • 故园:故乡,指诗人心中的归属。
  • 亭榭:亭子和楼阁,指园林建筑。
  • 暇日:闲暇的日子。
  • 地主:享受自然美景的人。
  • 水竹:水边的竹子,象征清幽。
  • 侵阶:踏上台阶,暗示进入宴会场所。
  • 藉草:用草垫着,表现轻松的饮酒氛围。
  • 樽空:酒杯空了,暗示分别的时刻。
  • 相望:远远地相对,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却与古代文人雅士聚会、饮酒作乐的场景一脉相承,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友情、自然美和生活享受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舜臣(约1500—1566),明代诗人,字子尧,号东皋,晚号山人,浙江人。李舜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追求艺术与生活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春日的聚会,诗人和他的朋友们在故乡的汉王府相聚,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宴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开篇以“故园亭榭郁参差”引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接着通过“暇日亲朋尽在兹”强调聚会的愉悦与和谐,诗人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抓住与珍惜。后半部分则通过描写饮酒的场景和即将分别的情景,表现出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虽然酒杯空了,但对未来的相聚充满期待。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水竹、垂杨等元素不仅增加了自然的美感,也象征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向往,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的开头描绘故园的亭阁环境,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
    • 朋友们欢聚在此,享受美好时光,显得轻松愉快。
    • 诗人将美好的春光视为自己的土地,表现出对自然的归属感。
    • 水竹与幽静的环境相得益彰,强调了聚会的雅致。
    • “侵阶藉草”描绘了聚会中轻松的氛围,而“夹路垂杨去马迟”则显现出时间的缓慢与宁静。
    • 最后两句告诫朋友们不要因分别而感到悲伤,未来的重聚会使相思充实而美好。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早属风光为地主”,将自然美景与人结合。
    • 拟人手法在“去马迟”中体现,给自然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聚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充满了温暖而积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亭榭:象征着归属与安宁,代表了诗人心中理想的聚会场所。
  • 水竹:代表清幽与雅致,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象征酒杯,代表友谊与欢乐。
  • 垂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惆怅,暗示友情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聚会场所是什么?
    A. 山顶 B. 汉王府 C. 湖边 D. 庭院

  2. “勿谓樽空又分手”一句的意思是?
    A. 酒杯空了就要分别 B. 不要因酒杯空而伤感 C. 酒杯满了就不会分别 D. 分手时酒杯不能空

  3. 诗中用来描绘自然环境的意象有哪些?
    A. 亭榭 B. 水竹 C. 太阳 D. 垂杨

答案:

  1. B
  2. B
  3. A、B、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时局的忧虑,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与李舜臣的《春日同诸年友故汉王府宴集》相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多地强调了孤独与宁静的内心感受。李舜臣则在聚会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体现了更为欢快的气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舜臣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与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