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薰堂红梅 其三》
时间: 2025-01-19 18:54: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怜多病绣衣客,百年未半鬓先白。
长鞭短帽饱霜露,田园将芜身未索。
何日背琴携瘦筇,鸣弦堂上迎薰风。
梅香已断叶初暗,满枝著子双颊红。
寄声釢子可留意,为我沿溪撑短篷。
白话文翻译:
我为自己多病而感到惋惜,像一个绣衣的客人,
活到现在百年却未到一半,鬓发却已先白。
长鞭短帽,经历了霜露的侵袭,
我的田园将要荒芜,而我却没有去索求。
何时可以背着琴,携带一根瘦弱的竹杖,
在堂前迎接和煦的春风?
梅花的香气已经散去,树叶也开始变暗,
满枝的梅果红润,仿佛双颊绯红。
请你留意我寄出的声音,
在溪边为我撑起一顶小篷。
注释:
- 绣衣客:指穿着华丽衣服的客人,暗含自怜与孤独。
- 鬓先白:指鬓发早白,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长鞭短帽:形容诗人生活的艰辛,长鞭代表马夫,短帽可能是简陋的装束。
- 田园将芜:田园将要荒芜,暗示对乡土的忧虑。
- 背琴携瘦筇:背着琴,携带竹杖,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满枝著子:梅树上结满了果实,象征丰收与希望。
- 釢子:指的是用来发声或传递消息的信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襄,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著称。他的诗作常反映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春季的清晨,诗人正值多病之年,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对自然的渴望。诗中表现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初薰堂红梅 其三》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以自怜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生活,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对时间流逝的慨叹。诗的开头,诗人以“自怜多病绣衣客”引入,表达出一种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自责,描绘出一个病弱而孤独的形象。接下来,通过“长鞭短帽饱霜露”的描写,诗人将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洗礼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他经历的苦楚与坚韧。
“何日背琴携瘦筇”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此处“背琴”象征着艺术与情趣,而“瘦筇”则隐喻着一种轻松与随意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梅香已断叶初暗,满枝著子双颊红”,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反映出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希望,尽管经历了寒冬,依然绽放出红润的果实,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执着,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怜多病绣衣客:我为自己多病而感到可怜,像一个穿着华丽衣服的客人。
- 百年未半鬓先白:活到现在百年却未到一半,鬓发却已经先白。
- 长鞭短帽饱霜露:长鞭短帽,经历了霜露的侵袭,生活艰辛。
- 田园将芜身未索:我的田园将要荒芜,而我却没有去索求。
- 何日背琴携瘦筇:何时可以背着琴,携带一根瘦弱的竹杖。
- 鸣弦堂上迎薰风:在堂前迎接和煦的春风,渴望闲适生活。
- 梅香已断叶初暗:梅花的香气已经散去,树叶也开始变暗。
- 满枝著子双颊红:满枝的梅果红润,象征丰收与希望。
- 寄声釢子可留意:请你留意我寄出的声音。
- 为我沿溪撑短篷:在溪边为我撑起一顶小篷,期望温暖与陪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艰辛比作“长鞭短帽”,形象生动。
- 对仗:如“鸣弦堂上迎薰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梅香与叶子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韵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琴与筇:象征艺术与闲适的生活态度,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田园:象征自然与归属感,反映出对乡土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自己多病的感受是: A. 自怜
B. 自豪
C. 自信 -
诗中提到的“长鞭短帽”主要体现了: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艰辛
C. 生活的安乐 -
诗人渴望的生活状态是: A. 忙碌
B. 闲适
C. 富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同样表现梅花的坚韧与美好。
- 《春夜喜雨》 by 杜甫:描写春天的美好与生机,情感相似。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人生哲理,主题与本诗相似,但情感基调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