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手足恩情重,埙篪欢乐长。要知能忘处,坟草两荒凉。
白话文翻译:
兄弟之间的情谊深厚,如同埙篪合奏般欢乐长久。要知道能够忘却的地方,是那坟墓上荒凉的草丛。
注释:
- 手足:比喻兄弟。
-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埙为陶制,篪为竹制,常用于合奏,比喻和谐。
- 坟草:坟墓上的草,象征死亡和遗忘。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手足”和“埙篪”均为古代文化中常见的比喻,用以形容兄弟情深和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自然哲理和生活哲思,风格清新自然。此诗表达了兄弟情深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对家庭情感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邵雍晚年,回忆兄弟情谊时所作,表达了对兄弟间深厚情感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手足”和“埙篪”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和长久的欢乐。后两句“要知能忘处,坟草两荒凉”则转折至生命的无常和遗忘的悲哀,形成强烈的对比,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手足恩情重”:直接比喻兄弟情深,如同手足般不可分割。
- “埙篪欢乐长”:用埙篪的合奏比喻兄弟间的和谐与欢乐,长久不衰。
- “要知能忘处”:转折,引出遗忘的主题,暗示生命的无常。
- “坟草两荒凉”:以坟墓上的荒草象征遗忘和死亡,加深了诗歌的悲凉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手足”和“埙篪”进行比喻,形象生动。
- 对比:前两句的欢乐与后两句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兄弟情深的描绘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情感的珍视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手足:象征兄弟情深。
- 埙篪:象征和谐与欢乐。
- 坟草:象征遗忘和死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手足”比喻什么? A. 兄弟 B. 朋友 C. 夫妻 D. 父子
-
“埙篪”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悲伤 B. 和谐 C. 孤独 D. 战争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遗忘 C. 希望 D. 恐惧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怀念。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邵雍的《又一绝》均表达了兄弟情深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而邵雍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