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晴 张嵲 〔宋代〕 前山收苦雾,宿鸟有新声。 万里南天客,三冬此日晴。
白话文翻译:
前山的浓雾已经散去,夜晚的鸟儿发出了新的鸣叫声。 我这位来自万里之外南方的人,在这三九寒冬的今天遇到了晴朗的天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收:散去,消失。
- 苦雾:浓重的雾气。
- 宿鸟:夜晚栖息的鸟。
- 新声:新的鸣叫声。
- 南天客:来自南方的人。
- 三冬:指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十二月,也泛指寒冬。
- 此日晴:指这一天天气晴朗。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为其代表作之一。张嵲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张嵲旅居北方时,感受到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以及对家乡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天气由阴转晴的变化,以及夜晚鸟儿的新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通过“前山收苦雾”和“宿鸟有新声”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后两句“万里南天客,三冬此日晴”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南方人在北方寒冬中遇到晴天的喜悦,这种喜悦不仅是对天气的欢迎,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山收苦雾”:描绘了前山的浓雾散去,象征着阴霾的消散和新的开始。
- “宿鸟有新声”:夜晚的鸟儿发出了新的鸣叫声,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
- “万里南天客”:诗人自指,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的孤独和思念。
- “三冬此日晴”:在寒冬中遇到晴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天气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苦雾”与“新声”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 象征:“苦雾”象征困难和阴霾,“新声”象征希望和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苦雾:象征困难和阴霾。
- 新声:象征希望和活力。
- 南天客:象征远离家乡的孤独和思念。
- 三冬:象征严寒和考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苦雾”象征什么? A. 困难和阴霾 B. 清新和希望 C. 温暖和舒适 D. 寒冷和孤独
-
诗中的“新声”指的是什么? A. 鸟儿的旧鸣叫声 B. 鸟儿的新鸣叫声 C. 人的笑声 D. 风的呼啸声
-
诗人自称为“南天客”,这意味着什么? A. 他是北方人 B. 他是南方人 C. 他是东方人 D. 他是西方人
-
诗中的“三冬此日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和失望 B. 喜悦和乐观 C. 冷漠和无感 D. 愤怒和不满
答案:
- A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中的秋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嵲《晚晴》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但张嵲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张嵲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