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蓝署纪梦》
时间: 2025-01-17 03:59: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凉透竹窗刚薄暮。一枕馀甜,迷却黄河渡。秦水秦山无尽处。尤云殢雨终难据。明月楼台横白露。半晌贪欢,忘了来时路。怪煞梦魂留不住,秋声触碎芭蕉树。
白话文翻译:
在凉风透过竹窗的薄暮时分,我躺在一枕余甜的梦中,迷失在黄河的渡口。秦水与秦山的景色好像无穷无尽,然而即使云雨缭绕,也无法留住这份情感。明亮的月光洒在楼台上,与白露相映成趣。我在这半晌的欢愉中,竟然忘记了回来的路。可惜我的梦魂无法留住,秋天的声响触动了我,打碎了芭蕉树的宁静。
注释:
- 凉透:清凉透过,形容晚上的凉意。
- 薄暮:傍晚的微暗时分。
- 一枕馀甜:梦中还留有甜美的感觉。
- 迷却:迷失。
- 秦水秦山:指的是秦地的水和山,象征着古代的风景。
- 殢雨:指的是缠绵的雨。
- 横白露:明月映照下的白露,象征着清冷的意境。
- 怪煞:可惜,叹息的意思。
- 梦魂:梦中的灵魂。
- 触碎:触动、打破。
典故解析:
- 秦水秦山:指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代表着历史的沉淀。
- 明月楼台:古代诗词中常用意象,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 芭蕉树:常用来象征秋天的萧瑟,暗示着离别与惆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薛斑,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情感丰富。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 创作背景:在清代这个历史变迁的时期,诗人常常通过诗词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思考,这首词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情感难以把握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开头的“凉透竹窗刚薄暮”便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秋冬。而“迷却黄河渡”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迷失与无奈,诗人在梦中沉浸于甜美的回忆,却又难以自拔,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惋惜。随着诗歌的深入,秦水与秦山的意象不断延展,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深邃的情感,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也意识到“云雨终难据”,暗含了对情感无法长久的无奈。
“明月楼台横白露”,这句则通过明亮的月光和白露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又美丽的意境。最后两句“怪煞梦魂留不住,秋声触碎芭蕉树”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梦魂难以留住,秋声传来,触碰了诗人的心灵,最终打碎了那份宁静与美好。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更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与情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凉透竹窗刚薄暮:描绘了晚上的凉意,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 一枕馀甜,迷却黄河渡:表达了在梦中还留存的甜美情感,暗示了对过去的留恋。
- 秦水秦山无尽处:象征自然之美的无尽,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 尤云殢雨终难据:意指即使有缠绵的雨水,也无法长久留住这份情感。
- 明月楼台横白露:通过明月与白露的意象,展示出一种孤寂的美感。
- 半晌贪欢,忘了来时路:描绘了沉浸在欢愉中,忘却了归路的状态。
- 怪煞梦魂留不住:表达了对梦境的无奈与惋惜。
- 秋声触碎芭蕉树:秋声的来临打破了宁静,象征着变化与离别。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中的甜美比作一枕余甜,增强了感情色彩。
- 拟人:秋声触碎芭蕉树,赋予秋声以“触动”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秦水秦山无尽处”和“明月楼台横白露”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情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竹窗:象征着宁静与清幽的环境。
- 黄河渡:代表着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象征着人生的渡口。
- 秦水秦山:寓意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永恒。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芭蕉树:常用来象征秋天,暗示离别与惆怅。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薛斑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 A) 黄河
- B) 秦水
- C) 芭蕉树
- D) 以上皆是
- 诗中“怪煞梦魂留不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愉
- B) 无奈
- C) 忧伤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案:
- B) 薛斑
- D) 以上皆是
-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情感的细腻描写,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注重于女性的情感与思念,而薛斑则融合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形成了独特的诗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