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适》

时间: 2025-01-04 12:27:33

清和巷陌单衣後,绿润轩窗午饷余。

曲曲素屏围倦枕,斜斜筠架阁残书。

松阴坐石闲看鹤,山寺寻僧晚跨驴。

此段家风君试看,京麈扑帽独何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和巷陌单衣后,
绿润轩窗午饷余。
曲曲素屏围倦枕,
斜斜筠架阁残书。
松阴坐石闲看鹤,
山寺寻僧晚跨驴。
此段家风君试看,
京麈扑帽独何欤?

白话文翻译

在清和的巷子里,穿着单衣的我,
在绿意盎然的窗前,享受午后的美食。
曲折的素屏围绕着我疲倦的枕头,
斜斜的竹架上放着一些残破的书籍。
在松树的阴影下,我坐在石头上闲看仙鹤,
傍晚我骑着驴去山寺寻找僧人。
这一段家风请君仔细看看,
为何我独自戴着京城的帽子,感觉如此不同?

注释

  • 清和:指清明和温和的季节,通常是春天。
  • 巷陌:指小巷和街道。
  • 午饷:午餐或午后的餐点。
  • 素屏:简单的屏风,通常是白色或素色的。
  • 倦枕:疲倦的枕头,表示作诗者的疲惫。
  • 筠架:竹制的架子。
  • 残书:破旧的书籍,可能是作者的读物。
  • 松阴:松树的阴影。
  • 京麈:京城的帽子,这里可能有隐喻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因政治原因屡遭贬谪。陆游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情壮志,也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诗中描绘了他在清和时节的宁静生活,反映了他对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家风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书适》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古诗,通过清新自然的场景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诗开头以“清和巷陌单衣后”引入,描绘出一种温暖和谐的春日气息,诗人身着单衣,漫步于小巷,展现了一种自然、简单的生活状态。接着“绿润轩窗午饷余”,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窗外的绿意与室内的宁静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曲曲素屏围倦枕,斜斜筠架阁残书”,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他在家中安逸的状态。素屏和残书的意象,传达了一种静谧的书卷气息,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接下来的“松阴坐石闲看鹤”,一幅闲适的画面跃然纸上,诗人在松树的阴影下静坐,目睹仙鹤翩翩而舞,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

最后两句“此段家风君试看,京麈扑帽独何欤?”以轻松的语气,引导读者反思,诗人在生活中所遵循的家风和价值观,似乎在质疑这种传统与自我生活的关系,暗示着他对家风的感悟与思考。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反映了他对传统和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和巷陌单衣后: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漫步于小巷中,穿着轻薄的衣服,表现出一种轻松自然的状态。
  2. 绿润轩窗午饷余:窗外绿意盎然,诗人在午后享受着美好的餐点,传达了生活的惬意。
  3. 曲曲素屏围倦枕:素色屏风环绕着疲倦的枕头,似乎在描绘诗人的安逸与放松。
  4. 斜斜筠架阁残书:竹架上放着几本旧书,反映出诗人爱书的性情。
  5. 松阴坐石闲看鹤:诗人坐在松树的阴影下,悠闲地观看仙鹤,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
  6. 山寺寻僧晚跨驴:傍晚时分,诗人骑驴去山寺寻访僧人,表现出一种求索的精神。
  7. 此段家风君试看:邀请读者细细品味这一段生活的家风。
  8. 京麈扑帽独何欤?:质疑自己独自佩戴京城帽子的原因,表露出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曲曲素屏”和“斜斜筠架”,使用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松阴、残书、仙鹤等意象交织,构成了生动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闲适的生活与传统家风进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家风的反思,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阴:象征宁静与悠闲,反映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残书:象征知识与文化的积累,表现出诗人对书籍的珍视。
  • :象征长寿与自由,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书适》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陆游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京麈”指的是? A. 一种食物
    B. 一种服饰
    C. 一种器具
    D. 一种植物

  3. 诗中“曲曲素屏围倦枕”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诗人在外游玩
    B. 诗人在家中休息
    C. 诗人正在读书
    D. 诗人在山中探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陆游《书适》王维《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中的闲适生活,但陆游更偏向于对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