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月十五日 熊孺登 〔唐代〕
汉家遗事今宵见,楚郭明灯几处张。 深夜行歌声绝后,紫姑神下月苍苍。
白话文翻译:
今晚我们见到了汉家遗留下来的传统,楚地的城郭中几处张挂着明亮的灯笼。 深夜里行歌声渐渐消失后,紫姑神降临,月光苍茫。
注释:
- 汉家遗事:指汉代遗留下来的传统习俗。
- 楚郭:指楚地的城郭,这里泛指楚地。
- 明灯:指元宵节时挂的灯笼。
- 紫姑神:古代传说中的女神,相传在元宵节会降临人间。
- 月苍苍:形容月光苍茫、朦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孺登,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造诣。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元宵节的景象,通过传统习俗和神话传说的结合,展现了节日的神秘与美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元宵节,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与神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节日氛围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汉家遗事和楚郭明灯,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与热闹。深夜行歌声绝后,紫姑神下月苍苍,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幽静,使得整首诗既有节日的喜庆,又有夜晚的宁静与神秘。诗人巧妙地将传统习俗与神话传说结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节日的美好祝愿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汉家遗事今宵见”,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 第二句“楚郭明灯几处张”,通过“明灯”一词,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
- 第三句“深夜行歌声绝后”,转入夜晚的宁静,行歌声的消失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第四句“紫姑神下月苍苍”,引入了紫姑神的传说,月光苍茫,增添了神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明灯”比喻节日的繁华。
- 拟人:紫姑神的降临,赋予了节日以生命和神秘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传统习俗和神话传说的描绘,表达了对节日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明灯、紫姑神、月苍苍。
- 明灯象征节日的繁华与热闹,紫姑神和月苍苍则增添了节日的神秘与幽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紫姑神”是指什么? A. 古代传说中的女神 B. 汉代的皇后 C. 楚地的民间英雄 D. 唐代的诗人
- 诗中的“月苍苍”形容的是什么? A. 月亮的颜色 B. 月亮的形状 C. 月光的朦胧 D. 月亮的亮度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景色 B. 元宵节的习俗 C. 战争的残酷 D. 爱情的甜蜜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夕》(欧阳修):描绘了宋代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同样描绘了元宵节的灯火辉煌。
诗词对比:
- 《元夕》与《正月十五日》:两者都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但《元夕》更注重节日的欢乐气氛,而《正月十五日》则融入了神秘的神话元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节日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