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城南傅家村归》

时间: 2025-01-01 15:26:54

晚自城南十里归,酿霜天气冷侵衣。

三间茅屋炊烟起,一带寒林落叶稀。

世事尽从流水去,客心翻逐暮云飞。

不贪秉烛游清夜,尚有流光月照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自城南十里归,
酿霜天气冷侵衣。
三间茅屋炊烟起,
一带寒林落叶稀。
世事尽从流水去,
客心翻逐暮云飞。
不贪秉烛游清夜,
尚有流光月照扉。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我从城南十里外归来,
寒霜的天气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三间茅屋冒起炊烟,
一片寒林中落叶稀疏。
世间的事物都像流水一样消逝,
我的心情随着晚云飘荡。
我不贪恋烛光下的夜游,
还有明月的光辉洒在门扉上。

注释

  • 酿霜:指天气变冷,霜降临。
  • 冷侵衣:寒冷的天气侵袭衣服。
  • 三间茅屋:形容简陋的住所。
  • 炊烟起:表示有做饭的烟雾升起,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 世事尽从流水去:世间的事情都像流水一样消逝,暗示对人生的感慨。
  • 客心翻逐暮云飞:指诗人内心的情绪如同暮云般飘忽不定。
  • 不贪秉烛游清夜:不贪恋烛光下的夜间游玩,表现出一种淡泊的心态。
  • 流光月照扉:明月的光辉洒在门口,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绍燕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为特点,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归家的途中,正值晚秋时节,霜降天气加深了对家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自城南傅家村归》是一首表现归乡情怀的诗作,整体意境清新淡雅,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归途的景象,展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感悟。开头两句以“晚自城南十里归,酿霜天气冷侵衣”引入,既描绘了晚归的场景,又通过“冷侵衣”的细节表现出天气的寒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中提到的“三间茅屋”和“炊烟起”,则传达出一种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

接下来的“世事尽从流水去”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人生如流水般逝去,充满了淡淡的哲思。最后两句“不贪秉烛游清夜,尚有流光月照扉”,更是表现出一种淡泊与宁静,诗人不愿沉迷于烛光下的喧嚣,而享受月光带来的宁静与安详。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的深度与简单生活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自城南十里归:诗人傍晚时分从城南归来,地点和时间明确,带有归乡的意象。
  2. 酿霜天气冷侵衣:描述寒霜天气的到来,增强了归途的艰辛和孤独感。
  3. 三间茅屋炊烟起:描绘出家乡的温暖,简单的茅屋和升起的炊烟形成鲜明对比。
  4. 一带寒林落叶稀:寒林中的落叶稀少,暗示秋天的萧瑟和生命的流逝。
  5. 世事尽从流水去:感慨世事如流水般匆匆而逝,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6. 客心翻逐暮云飞:诗人心情如同晚云般漂浮不定,表现出内心的迷惘。
  7. 不贪秉烛游清夜:诗人选择不沉迷于夜游,表现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
  8. 尚有流光月照扉:最后一句以月光的美好结束,给人一种宁静和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个句子之间形成了对比和呼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世事比作流水,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景物以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具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归乡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着淡泊明志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与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归:象征归乡和思乡之情。
  • 炊烟:代表温暖的家庭和乡村生活。
  • 寒林:暗示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
  • 月光:象征宁静与希望,给人以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气是怎样的? A. 炎热
    B. 寒冷
    C. 温暖
    D. 潮湿

  2. 诗人对世事的看法是什么? A. 充满希望
    B. 无所谓
    C. 如流水般消逝
    D. 永恒不变

  3. 诗的最后一句“尚有流光月照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宁静与希望
    C. 忧伤
    D. 喜悦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归乡的宁静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强调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情感基调相似,但更偏重于山水之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