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散枣经岗路,牛羊归径深。
水穷人小立,山静客微吟。
点点稻花雨,团团榕叶阴。
田翁罢争席,明日共幽寻。
白话文翻译:
散落的枣树沿着小路生长,牛羊沿着深邃的小径归家。
在水边,行人显得渺小而孤立,山中宁静,旅人轻声吟唱。
稻田中细雨洒落,榕树下阴影团团。
田间的老翁结束了争抢的席位,明天我们再一起去幽静的地方游玩。
注释:
字词注释:
- 散枣:指的是长有枣树的地方,枣树散落在路旁。
- 岗路:指的是小山岗的道路。
- 径深:小径深邃,指小路隐秘而深远。
- 水穷:水边的地方,水流已尽。
- 人小立:人在此处显得渺小。
- 微吟:轻声吟唱。
- 点点:稻花雨落下时的形状。
- 团团:榕树的叶子聚集成团。
- 罢争席:停止争抢座位。
- 幽寻:幽静的地方寻找。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出一种田园生活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田园诗和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秋晚十咏·散策》创作于秋季,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此时社会相对安定,诗人通过描写秋日的宁静,表现出一种归隐自适的生活理想。
诗歌鉴赏:
《秋晚十咏·散策》是一首描绘秋日田园景色的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知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通过“散枣经岗路,牛羊归径深”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枣树和牛羊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乡村气息。接下来的“水穷人小立,山静客微吟”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水边的孤立与山中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点点稻花雨,团团榕叶阴”中,稻花随风轻轻飘落,雨点般的细雨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柔情,榕树下的阴凉则象征着安逸与舒适。最后两句“田翁罢争席,明日共幽寻”让人感受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善,田间的老翁停止了争抢席位,暗示着生活的简单与纯粹。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散枣经岗路:描绘路旁散落的枣树,暗示一种自然随意的状态。
- 牛羊归径深:牛羊回家的小路隐秘而幽深,营造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氛围。
- 水穷人小立:水边的景象,映衬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孤独。
- 山静客微吟:山中静谧,诗人轻声吟咏,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 点点稻花雨:稻花如雨般洒落,增添了诗的动感与美感。
- 团团榕叶阴:榕树浓密的阴影,象征着安宁与避暑的舒适。
- 田翁罢争席:田间的老翁停止争抢,暗示生活的和谐。
- 明日共幽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友人共同寻幽探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稻花比作雨,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物象以情感,如“微吟”。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表现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散枣:象征田园的自然与恬静。
- 牛羊:代表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劳作。
- 水:象征生命与流动,体现人与自然的联系。
- 山:象征宁静与高远,带来心灵的平静。
- 稻花:象征丰收与希望。
- 榕叶:象征庇荫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牛羊归径深”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城市的喧嚣
B. 乡村的宁静
C. 山间的险峻 -
“水穷人小立”中的“人”指代的是? A. 诗人自己
B. 乡村的老人
C. 经过的旅人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城市生活的烦恼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弥逊的《散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李弥逊在描写中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景物,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隐逸和内心的安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