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伯得玉兰於昭亭持以见遗因求诗为作长句》
时间: 2025-01-19 21:36: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邵文伯得玉兰於昭亭持以见遗因求诗为作长句
作者:李弥逊 〔宋代〕
羲和呼龙晓耕烟,斗挹沆瀣膏琼田。
青女剪刻了不睡,瑶草竞秀争春妍。
凝冰作肤露作胸,蕙花兰干香蘅荃。
仙人掌中太华小,上有玉井开丛莲。
云璈舞凤醉妃子,遗簪乱插春风前。
萓荚花含月皎皎,琪树弄影霜鲜鲜。
清氛皓态难比称,世上草木谁能肩。
虞师老圃眼未识,名字不着三坟编。
山翁何从午此种,一日万口人争传。
我惭形秽敢居侧,熟视眩转心茫然。
遥闻啬夫访奇秀,忍使抱恨蓬蒿边。
天衢五城白银阙,复道小苑通知缠,
何人移植备采拨,珊瑚碧树根株连。
重瞳一顾雨露偏,薰为叶气被八埏。
家家击壤歌丰年,不但洗我沉疴痊。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烟雾中,羲和呼唤着龙开始耕作,斗星从沆瀣中提取出甘露滋润着琼田。青女在不停地剪裁,不愿休息,瑶草们也在争相绽放,争夺春天的美丽。凝结的冰像肌肤,露水像胸怀,蕙兰、兰草散发着芳香,蓉花与荃草争奇斗艳。仙人掌中小小的太华盛开,玉井中绽放的丛莲生机勃勃。云间的乐器舞动,像凤在醉舞,插着簪子的妃子在春风中摇曳。萓荚花在月光下显得皎洁,琪树的影子在霜中显得鲜明。清幽的气氛与皓洁的姿态难以相提并论,世上的草木又有谁能比肩?虞师的老园子里无人识得,名字未被记载在三坟之中。山翁何时能种下此物,一日之间便传遍万口。让我感到羞愧,敢在旁边居住,细看之下心中却迷茫。遥闻啬夫寻访奇珍异草,怎忍心让自己抱怨在蓬蒿之间。天衢五城的白银阙,复道小苑中花团锦簇,谁人能移植这些美丽,珊瑚碧树的根株交错相连。重瞳一瞥,雨露偏洒,芳香的气息弥漫在八埏之间。家家户户击打着土地,歌唱着丰年的美好,不仅仅洗净了我的沉疴。
注释
- 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负责日出日落。
- 青女:传说中的女神,负责春天的到来。
- 沆瀣:指水气、雾气。
- 蕙花兰干:蕙兰花和兰草,都是象征着高洁和美好的花卉。
- 仙人掌:植物名,象征耐寒坚韧。
- 云璈: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的美妙。
- 虞师:指的是虞世南,他是个著名的书法家,代表着对传统的尊重。
- 天衢:古代名胜,象征着繁华的地方。
- 重瞳:形容美丽的眼睛,通常形容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字子华,号穷庐,生平不详。李弥逊的诗作常以清新脱俗、意境悠远著称,特别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开篇以“羲和呼龙晓耕烟”展现了清晨的生机,接着以“青女剪刻了不睡”描绘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个生动的春日世界,诗中不仅有自然的描写,还融入了对人文的思考。诗人在表达对玉兰的喜爱时,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最后,诗人以“家家击壤歌丰年”结束,表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羲和呼龙晓耕烟:描绘清晨的景象,羲和作为太阳神唤醒了大地,开始了耕作,暗示着新的开始。
- 斗挹沆瀣膏琼田:斗星从雾气中提取甘露,滋润着田地,体现自然之美与丰饶。
- 青女剪刻了不睡:春天的女神青女在不停地工作,象征着春的无尽活力。
- 瑶草竞秀争春妍:瑶草竞相开放,象征自然的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如“凝冰作肤露作胸”。
- 拟人:将春天的女神青女拟人化,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羲和:象征光明与希望。
- 青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瑶草:象征美好与高洁。
- 云璈:象征音乐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羲和”指的是哪位神祇?
A. 月神
B. 太阳神
C. 风神
D. 雨神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女”主要象征__。
-
判断题: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对丰年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B
- 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的是战争带来的忧虑;而李弥逊的作品则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感悟,风格上更加轻松与愉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