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戏呈谟老禅师》

时间: 2025-01-20 00:32:34

霜髭病起叵相侵,销尽平生未了心。

一事关身俱是梦,万缘弹指已非今。

月林清影元无定,山路幽香不可寻。

唤取汤休共清夜,静听帘雨写鸣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后戏呈谟老禅师
作者: 李弥逊
霜髭病起叵相侵,
销尽平生未了心。
一事关身俱是梦,
万缘弹指已非今。
月林清影元无定,
山路幽香不可寻。
唤取汤休共清夜,
静听帘雨写鸣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后对生命和内心的反思。诗人感叹自己已经病重,白发霜鬓,健康被侵蚀,心中的梦想和追求似乎都已消散。生活中的一切都像梦一样虚幻,过去的种种也在瞬间中消逝。月下的树林影子不再稳定,山间的幽香也难以寻觅。他呼唤药汤,想在宁静的夜晚中,静静地听雨声与琴声交融。


注释:

  • 霜髭:指白色的胡须,表现年老体衰。
  • 叵相侵:不可避免地侵袭。
  • 销尽:消磨殆尽。
  • 未了心:未完成的心愿。
  • 一事关身: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 万缘:世间万象。
  • 弹指:比喻瞬间。
  • 清影:清幽的影子。
  • 幽香:淡雅的香气。
  • 唤取汤:指喝药汤。
  • 帘雨:雨打帘子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常以诗歌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而含蓄。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弥逊病后,表达了他对健康、生命及内心追求的深刻反思,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个体的生命体验常常与自然和哲学思考结合在一起。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病后戏呈谟老禅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全诗通过病后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内心的思考。首联“霜髭病起叵相侵”以形象的描写揭示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常,病痛使人不得不面对自身的衰老与死亡。紧接着,他感慨“销尽平生未了心”,流露出对未竟事业与理想的惋惜。

中间两联则通过“月林清影”和“山路幽香”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失落。自然的影像与气息,似乎在暗示生活中那些无法触及的美好,反映出诗人在病痛中的孤独与失落感。

最后两句“唤取汤休共清夜,静听帘雨写鸣琴”则展现了一种宁静的心境,诗人希望在夜晚的静谧中,与药汤相伴,听雨声、琴声,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髭病起叵相侵:诗人用“霜髭”表明自己年老,病痛无情地侵袭自己。
  2. 销尽平生未了心:表达了对未完成心愿的无奈与失落。
  3. 一事关身俱是梦:强调生活中的所有经历都是虚幻的,像梦一般。
  4. 万缘弹指已非今:所有的缘分与经历在瞬间之间已经改变,无法再现。
  5. 月林清影元无定:月光下的树林影子不再稳定,暗示不确定的生活。
  6. 山路幽香不可寻:美好的香气难以追寻,象征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7. 唤取汤休共清夜:渴望在静谧的夜晚,与药汤相伴。
  8. 静听帘雨写鸣琴:希望在雨声与琴声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一事关身俱是梦”)、拟人(“月林清影元无定”),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慨,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内心平静的渴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霜髭:象征衰老与病痛。
  • 月林:代表自然之美与不确定的生活。
  • 幽香:象征美好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 :代表治疗与对生命的关注。
  • 帘雨:象征静谧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哪个意象用来象征诗人的衰老?

    • A. 月林
    • B. 霜髭
    • C. 幽香
  2. 诗人希望在夜晚做什么?

    • A. 赏月
    • B. 听雨
    • C. 唱歌
  3. 诗中“万缘弹指已非今”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达了对亲情的思考与感慨,但更侧重于对人生苦难的描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离别的情感,侧重于时光流逝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的生平及其作品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