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年前我,欲盗天之火。
血著文章今世左,兀对长门金锁。
尘封一卷清吟。
尘封案上鸣琴。
一任尘封往事,尘封不住伤心。
白话文翻译:
十年前我曾想要窃取天上的火焰,
如今的我在文章上浑身是血,
却独自面对那金锁的长门。
一卷清吟被尘封,
案上那琴声也被尘封。
任凭往事尘封,却依旧无法掩盖心中的伤痛。
注释:
- 盗天之火:指追求伟大的理想或知识,源自对火的渴望,象征创造与启发。
- 血著:形容在创作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和牺牲。
- 长门金锁:长门象征着难以逾越的障碍,金锁则暗示着无法实现的理想。
- 尘封:被尘埃覆盖,比喻被遗忘或被抑制的记忆。
- 鸣琴:琴声象征着高雅的艺术与情感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滨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在诗坛上崭露头角。其作品常常涉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程滨反思个人经历与理想的阶段,正值历史与现代的交汇,诗人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六》通过个人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开篇的“十年前我,欲盗天之火”,生动地表达了年轻时的理想与激情,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越常人的成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理想逐渐被现实的血与痛所侵蚀,诗人以“血著文章今世左”来揭示创作道路上的艰辛与牺牲,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理解。
“兀对长门金锁”则借用长门的意象,象征着对理想的阻隔与无奈,金锁暗示着无法开启的新天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力感。接下来的“尘封一卷清吟”和“尘封案上鸣琴”,则通过“尘封”一词,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消逝结合起来,表达往事的沉淀与难以忘怀的情感。
最后一句“一任尘封往事,尘封不住伤心”则以痛苦的体验为结尾,表明尽管过去的经历被尘封,但心中的伤痛依然存在。这种情感的真实与深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引人深思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前我,欲盗天之火:回忆过去的理想与追求,渴望获取超凡的能力或知识。
- 血著文章今世左:形容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强调创作的艰辛。
- 兀对长门金锁:面对理想的阻碍与现实的无奈,感到孤独。
- 尘封一卷清吟:往事被时间尘封,失去了鲜活的记忆。
- 尘封案上鸣琴:艺术与情感的表达也被遗忘,暗示失去的美好。
- 一任尘封往事,尘封不住伤心:尽管往事被遗忘,内心的痛苦依然挥之不去。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盗天之火”来比喻追求理想的渴望。
- 拟人:将“尘封”赋予情感,使得往事似乎有了生命。
- 对仗:句式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沉重对照,深刻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伤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之火:象征理想与创造力。
- 长门金锁:象征理想的障碍与无法实现的愿望。
- 尘封:代表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消逝。
- 鸣琴:象征高雅艺术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年前我,欲盗天之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追求理想
- B. 绝望
- C. 失落
-
“尘封”一词在诗中主要指代什么?
- A. 被遗忘的记忆
- B. 伤痛的回忆
- C. 未来的希望
-
诗中提到的“长门金锁”象征着什么?
- A. 新的开始
- B. 理想的阻碍
- C. 过去的美好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程滨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但程滨的语言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而李白则表现得更加豪放与奔放。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与变革》
- 《当代诗人的心路历程》
- 《诗词鉴赏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