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屏曾隔,胡越同舟识。
花叶谁书传素翼,还待象胥重译。
前番山水因缘,今番槃敦联欢。
尽狎江湖凫雁,遍瞻万国衣冠。
白话文翻译:
曾经被锦屏隔开的我们,如今在这条航程中相识。
花和叶的故事,谁来书写那纯净的翅膀,还需要象胥再来翻译一遍。
上次的山水因缘,如今的聚会欢庆。
尽情嬉戏于江湖间的水鸟,遍观万国的衣冠风貌。
注释:
字词注释:
- 锦屏:指用锦绣织成的屏风,象征着隔绝。
- 胡越:指胡人和越人,代表不同地域和文化。
- 素翼:纯洁的翅膀,象征自由或轻盈。
- 象胥:指古代著名的翻译家,象征着沟通和理解。
- 前番:上一次。
- 槃敦:聚会、欢庆的意思。
- 狎:亲近、嬉戏的意思。
典故解析:
“象胥重译”出自古代翻译的典故,象胥是春秋时期的翻译家,象征着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必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碧城(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词人,以清丽婉约的词风著称。她的创作多描绘女性情感与生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化交流与和谐共处的渴望。诗中表达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诗歌鉴赏:
《清平乐》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与交融。诗的开头“锦屏曾隔,胡越同舟识”便引入了隔阂与相识的主题,强调了在文化的屏障下,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这里的“胡越”不仅是地理上的差异,也是文化认同的象征。
接下来的“花叶谁书传素翼,还待象胥重译”进一步深化了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表达了对纯洁交流的渴望。诗人通过“素翼”暗示出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期待通过翻译与交流,能够打破文化之间的壁垒。
“前番山水因缘,今番槃敦联欢”则表现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强调了因缘而聚的美好与欢庆。最后两句“尽狎江湖凫雁,遍瞻万国衣冠”描绘出一种欢快的场景,水鸟在江湖间嬉戏,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束,万国衣冠则体现出多元文化的汇聚。
整首诗以和谐共处为主题,蕴含了对文化交流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屏曾隔:曾经有锦绣的屏风隔开我们,暗指文化的隔阂。
- 胡越同舟识:胡人和越人如今在同一条船上相识,象征不同文化的融合。
- 花叶谁书传素翼:谁来记录花和叶的故事,表达对文化传承的关切。
- 还待象胥重译:期待象胥这样的翻译家来解释文化的深意。
- 前番山水因缘:上次的山水有缘分相遇。
- 今番槃敦联欢:如今的聚会是欢庆的时刻。
- 尽狎江湖凫雁:尽情嬉戏于水边的鸟类。
- 遍瞻万国衣冠:广泛地观察来自各国的服饰和文化。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锦屏”与“素翼”比喻文化的隔阂与理想的沟通。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美感。
- 排比:在描述不同文化时使用排比句式,使情感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屏:象征文化的隔阂。
- 胡越:代表不同地域文化。
- 花叶:象征自然与美的交融。
- 象胥:象征文化翻译与交流的必要性。
- 江湖:象征自由与平和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锦屏曾隔”的意思是:
A. 文化的隔阂
B. 自由的表达
C. 亲密的关系 -
“胡越同舟识”中“胡越”指的是:
A. 两种文化
B. 两个地方的人
C. 两种花 -
整首诗表达的主题是:
A. 爱情
B. 文化交流
C. 自然风光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探讨了情感与自然的关系,但更侧重于个体的内心感受。
- 《赋得古原草送别》:关注于时间与离别的主题,与《清平乐》的和谐共处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词人研究》
- 《古诗词的意象与文化》
- 《吕碧城诗词集》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理解吕碧城及其诗作的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