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重午二首》

时间: 2025-01-01 11:07:45

晴光绕砌看葵倾,独恨无文吊屈平。

梅溽润衣身体倦,竹风入牖梦魂清。

良辰美景须臾事,往古来今节序情。

不信沧江传竞渡,彩旗画鼓闹西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州重午二首》 作者:董嗣杲 〔宋代〕

晴光绕砌看葵倾,
独恨无文吊屈平。
梅溽润衣身体倦,
竹风入牖梦魂清。
良辰美景须臾事,
往古来今节序情。
不信沧江传竞渡,
彩旗画鼓闹西城。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看着向阳的葵花倾斜,心中不禁感到惋惜,因为没有文人来为屈原悲伤。梅雨的湿气使我的衣服湿透,身体也感到疲倦;竹林的微风透过窗户,带来清新的梦境。美好的时光和风景都是稍纵即逝的,古往今来的节日情怀让我感慨万千。我不相信沧江上还会有竞渡的传说,彩旗和鼓声在西城里吵闹不休。

注释

  • 晴光:晴朗的阳光。
  • :石阶。
  • :向日葵,象征着阳光和希望。
  • 屈平:指屈原,古代楚国的诗人,以忠贞和悲剧著称。
  • 梅溽:梅雨,指湿润的季节。
  • 润衣:衣服被雨水浸湿。
  • :疲倦。
  • 竹风:竹林中的风。
  • :窗户。
  •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和风景。
  • 须臾:转瞬。
  • 沧江:指长江,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江的传说。
  • 竞渡:划船比赛,通常与端午节相关。
  • 彩旗画鼓:用于庆祝节日的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英,号楚斋,宋代诗人,其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端午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怀念,尤其对屈原这一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诗中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与个人的孤独感,反映出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矛盾。

诗歌鉴赏

《江州重午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传统节日,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情感。首联“晴光绕砌看葵倾”,通过阳光与葵花的意象,传达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然而,紧接着“独恨无文吊屈平”,却显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屈原的哀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矛盾。

接下来的“梅溽润衣身体倦”,展现出梅雨季节的湿润与身体的疲惫,使人感受到自然对人的影响。而“竹风入牖梦魂清”则带来一丝清新,暗示着在疲惫中仍然有梦境的清爽与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感慨,认为“良辰美景须臾事”,一瞬即逝,令人倍感珍惜。最后两句“不信沧江传竞渡,彩旗画鼓闹西城”,则通过对竞渡的怀疑,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这首诗兼具自然美与人文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光绕砌看葵倾:阳光洒在石阶上,葵花因阳光而倾斜,象征希望。
  2. 独恨无文吊屈平:惋惜没有文人来为屈原悲伤,表现对历史的敬仰。
  3. 梅溽润衣身体倦:梅雨时节,湿气让人疲倦,暗示生活的困扰。
  4. 竹风入牖梦魂清:竹风带来清新的梦境,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良辰美景须臾事: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6. 往古来今节序情:古今节日情怀交替,让人感慨万千。
  7. 不信沧江传竞渡:怀疑长江上的竞渡传说,表现对传统的怀疑。
  8. 彩旗画鼓闹西城:庆祝的热闹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雨和竹风比作生活的滋养与困扰。
  • 拟人:竹风被赋予了带梦的特性,使意境更为生动。
  • 对仗:如“良辰美景”和“往古来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节日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葵花:象征希望与阳光,表现活力。
  • 屈原:代表忠诚与悲剧,深刻的文化内涵。
  • 梅雨:象征生活的困扰与滋润。
  • 竹风:代表自然的清新,带来宁静的梦境。
  • 竞渡:体现了传统节日的热闹和历史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屈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梅溽润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疲倦
    C. 孤独
    D. 愤怒

  3. “良辰美景须臾事”中的“须臾”是什么意思? A. 永久
    B. 短暂
    C. 复杂
    D. 普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江州重午二首》与《离骚》:二者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但《离骚》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江州重午二首》则结合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诗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