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山道中》

时间: 2024-09-19 21:25:07

土桥茅屋两三家,竹里鸣泉漱白沙。

春色恼人无畔岸,乱飘风袖拂梅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牧马山道中
土桥茅屋两三家,
竹里鸣泉漱白沙。
春色恼人无畔岸,
乱飘风袖拂梅花。

白话文翻译:

在这条山道上,只有两三家茅屋和土桥,
竹林中溪水潺潺,清澈得像在洗白色的沙子。
春天的景色让人心烦意乱,
春风吹拂着飘动的衣袖,轻轻拂过梅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指乡村简陋的居所。
  • 鸣泉:流水声,形容泉水流动的声音。
  • :洗涤,清洗。
  • 恼人:使人烦恼,形容春色的迷人却又让人心烦。
  • 无畔岸:没有边际的岸,形容春色的广阔和无边。
  • 乱飘:随风飘动,形容衣袖或花瓣随风摆动。

典故解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梅花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歌鉴赏:

《牧马山道中》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开头以“土桥茅屋两三家”描绘出乡村的朴素与宁静,营造出一种亲切、自然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竹里鸣泉漱白沙”将竹林、泉水、白沙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清幽的自然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春色恼人无畔岸”,诗人在这里传达了春天的美丽同时也带来了一丝烦恼,春光虽美,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隐喻人生中的无常和变化。最后的“乱飘风袖拂梅花”则是对春天的进一步描绘,春风轻拂,衣袖飘动,梅花在风中摇曳,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融合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土桥茅屋两三家: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和简朴,给人以安心的感觉。
  2. 竹里鸣泉漱白沙:描绘了自然的声音和景象,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3. 春色恼人无畔岸: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烦恼,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4. 乱飘风袖拂梅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衣袖的飘动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色比作惹人烦恼,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风袖拂梅花,使自然界的人性化,增强了感情的共鸣。
  • 对仗:如“鸣泉”和“漱白沙”,体现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全诗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和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土桥:象征着乡村的朴实与自然。
  • 茅屋:代表着简单、宁静的生活。
  • 鸣泉: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活力。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的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土桥茅屋”数量是?
    A. 一家
    B. 两三家
    C. 四五家

  2. “鸣泉漱白沙”中的“漱”是什么意思?
    A. 洗涤
    B. 喝水
    C. 流动

  3.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生命
    B. 坚韧与高洁
    C. 悲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展现宁静的田园生活。
  •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描绘乡村情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范成大的《牧马山道中》和王维的《鹿柴》,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但范成大的诗更显生动与细腻,王维则更显静谧与深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范成大诗文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牧马山道中》,感受其中的自然之美和深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