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赋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身已深藏畏俗知,
客来邻曲善为辞。
偶弹冠起成何事,
径拂衣归自一奇。
村饮妇常留烛待,
山行童亦挟书随。
明时性学尤通显,
却悔从初业小诗。
白话文翻译:
我已深藏在世俗的目光中,
客人来访时邻居总是善于言辞。
偶尔我弹起冠帽,起身又成什么事,
径自拂衣归家,这本身就是一种奇特。
村里喝酒的妇人常常留灯等候,
山中行走的孩子也总是带着书随行。
在明亮的时代里,性理之学尤其通达显著,
我却后悔当初只做小诗之事。
注释:
字词注释:
- 深藏: 深入隐秘,隐藏。
- 畏俗知: 害怕世俗的评判与认识。
- 邻曲: 邻里的音乐或言辞。
- 偶弹冠起: 偶尔弹起帽子,表示一种轻松的心态。
- 径拂衣归: 直接拂去衣服,回家。
- 村饮妇: 村中饮酒的妇人。
- 明时性学: 明代的性理学,强调理性与道德。
- 悔从初业: 后悔自己最初选择的道路。
典故解析:
- 性理之学: 指的是宋明理学,强调道德、理性与人性,代表人物如程颢、程颐等。
- 妇人留烛: 表达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温馨,灯光象征着等待与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华,号少山,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热衷于诗词创作,尤其以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刘克庄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与反省中,尤其是在面对世俗的压力与个人理想的冲突时,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偶赋》以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自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诗人自述身处世俗却又心生畏惧,展现了他对社会的敏感与不安。诗中提到的“邻曲善为辞”,似乎在隐喻社会的浮华与虚假。
接下来的句子,诗人用“偶弹冠起”来表现偶然与轻松的生活态度,似乎在暗示他对世俗的超脱与不屑。而“径拂衣归自一奇”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独特理解,回归自然与自我是一种内心的解脱。
后四句中,诗人描绘了乡村的温馨景象,村妇留烛、山童挟书,展现了一种质朴而真实的生活。这种对比使得最后两句更显沉重,诗人对性理之学的渴望与当初只写小诗的后悔,反映了他对知识与理性的追求。
整首诗在轻松与沉重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刘克庄在诗中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自我的真实认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已深藏畏俗知,
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目光的畏惧与隐秘的生活状态。 - 客来邻曲善为辞。
描绘了邻里间客人来访时的热闹,寓意社会的交往与浮华。 - 偶弹冠起成何事,
表现诗人偶尔的轻松与随意,似乎反映出对生活的无所谓态度。 - 径拂衣归自一奇。
回归自我,表达了一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村饮妇常留烛待,
描述农村生活的温情,照亮等待的心情。 - 山行童亦挟书随。
小孩带书,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与求知的渴望。 - 明时性学尤通显,
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与思想的开放。 - 却悔从初业小诗。
表达了对自己最初选择的后悔与对未来方向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通过世俗与隐逸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 象征: 村妇的烛光和山童的书,象征了人性中的温情与知识的追求。
- 反讽: 诗人对自己初衷的悔恨,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突显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光: 象征温暖、等待与关怀。
- 书: 代表知识、成长与追求。
- 衣: 表现生活状态与内心的选择。
- 村庄: 体现朴素和真实的生活场景。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灯光在中国文化中常与希望和温暖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书则象征着知识的力量与人类智慧的积累,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世俗的盲目追求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反思
C. 对自然的描写 -
“村饮妇常留烛待”中,烛光象征什么?
A. 寂寞
B. 温暖与等待
C. 黑暗 -
诗人对性理之学的态度是?
A. 渴望与追求
B. 不屑一顾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偶赋》与李白的《月夜思》,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李白则更为抒情,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
- 《李白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
通过上述内容的解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刘克庄的《偶赋》,并在诗词的世界中探索更多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