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约莫香来,倚阑低瞰花如雪。怨深愁绝。瘦似年时节。岁一相逢,常是匆匆别。歌壶缺。又还吹彻。笛里关山月。
白话文翻译:
大约是香风飘来,我倚着栏杆低头俯瞰,花儿如雪般洁白。内心的怨恨和愁苦深重而无尽。如今的我,消瘦得恰似那年时节。每年相逢,常常是匆匆的别离。酒壶已空,又再度吹奏那曲子。笛声中隐约传来关山的明月。
注释:
- 约莫:大约、可能。
- 倚阑:倚靠着栏杆。
- 低瞰:低头俯视。
- 花如雪:比喻花白如雪,形容花的洁白。
- 怨深愁绝:怨恨与愁苦深重而无法解脱。
- 瘦似年时节:比喻自己消瘦得像年年时节的变迁。
- 岁一相逢:每年相聚一次。
- 常是匆匆别:常常是匆忙的告别。
- 歌壶缺:酒壶空了。
- 又还吹彻:又再度吹响。
- 笛里关山月:笛声中传来关山上的明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置,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充满文人雅士与诗词歌赋的时代。其诗风独特,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点绛唇》创作于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时刻,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或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点绛唇》以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约莫香来,倚阑低瞰花如雪”,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站在栏杆旁,清风拂面,花海如雪,似乎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他的内心却是孤寂的。接下来的“怨深愁绝”,则揭示了内心的苦闷与无法排解的忧愁。
诗中“岁一相逢,常是匆匆别”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别,似乎每年一次的重逢,都是短暂而匆忙的,这种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惆怅。最后“笛里关山月”,则以乐声传达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追寻,笛声中似乎隐含着远方的月亮,象征着对故土的思念。
整首词不仅情感真挚,意象清新,更通过对比与反衬,加深了离愁的主题,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约莫香来:暗示春天的气息,象征生机与希望。
- 倚阑低瞰花如雪:通过景物描写,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
- 怨深愁绝: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怨恨与愁苦交织。
- 瘦似年时节:以自身的状态反映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岁一相逢,常是匆匆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短暂相聚与无奈告别。
- 歌壶缺:象征着快乐的缺失。
- 又还吹彻:再次吹奏乐器,抒发情感。
- 笛里关山月: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如雪”形象地描绘了花的洁白。
- 对仗:如“岁一相逢,常是匆匆别”,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将乐器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象征美好与希望。
- 花:代表青春与美丽。
- 月:象征思乡与孤独。
- 笛:与情感的抒发紧密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倚阑”指的是什么? A. 倚靠着栏杆
B. 倚靠着树木
C. 倚靠着石头 -
“岁一相逢,常是匆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惆怅
C. 期待 -
“笛里关山月”中的“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思乡与孤独
C. 朋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与对往昔的追忆。
- 苏轼的《水调歌头》:涉及对时间流逝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侯置的《点绛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失去的惋惜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的感受,而后者则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丰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包含多首宋词经典,提供背景与分析。
- 《词的艺术》:对古诗词的艺术形式与技巧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