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舜元以墨竹为赠》
时间: 2024-12-31 20:5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家苕源山深处,万竹森森饱风雨。一从脚踏黄沙堆,不见此君四寒暑。夜来有梦到家山,苍筠翠干犹依然。觉来欲赋不得赋,谁能为我传其天。东邻萧然岁寒客,寓意于物无留迹。当年亲识洋州孙,写得寒梢数千尺。怜我卧疴少佳悰,卷送四壁泠然风。笔端妙处夺天巧,与我胸中生意俱无穷。高阳台下见此两奇特,子新之梅舜元竹。后先俱为洞山来,夜夜白虹贯茅屋。
白话文翻译
我家在苕源山的深处,那里有成片的竹林,经历了无数的风雨。自从我踏上黄沙之地,已经有四年没有见到这些竹子了。夜晚我梦见回到了家乡的山中,那些苍翠的竹子依旧挺立。醒来后想要赋诗却无法表达,谁能帮我传达这份情感呢?我的东邻是一位在寒冷岁月中依然保持清高的客人,他通过绘画表达情感而不留下痕迹。当年我认识的洋州孙先生,能画出数千尺长的寒竹。他同情我因病而少有欢乐,送给我一幅画,画中的竹子仿佛带来了四壁的清凉风。他的画技巧妙地夺得了天工,与我心中的生机一样无穷无尽。在高阳台下,我看到了这两件特别的东西,子新的梅花和舜元的竹子。它们先后从洞山而来,每晚都有白虹穿过我的茅屋。
注释
- 苕源山:地名,位于作者家乡。
- 此君:指竹子。
- 洋州孙:指孙觉,宋代画家,擅长画竹。
- 卧疴:因病卧床。
- 佳悰:欢乐的心情。
- 泠然风:清凉的风。
- 高阳台:地名,可能指作者的居所。
- 子新之梅舜元竹:指子新画的梅花和舜元画的竹子。
- 洞山:地名,可能指画家的故乡或创作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家铉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竹林的思念,以及对友人赠送墨竹画的感激之情。诗中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子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艺术的热爱。诗中“万竹森森饱风雨”描绘了家乡竹林的壮观景象,而“不见此君四寒暑”则抒发了作者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孤独和思念。通过对墨竹画的赞美,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也展现了对艺术创作的极高评价。诗中的“笔端妙处夺天巧”一句,既是对画家技艺的赞叹,也是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家苕源山深处,万竹森森饱风雨。”:描绘了作者家乡的竹林景象,强调了竹子的坚韧和生命力。
- “一从脚踏黄沙堆,不见此君四寒暑。”:表达了作者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思念之情。
- “夜来有梦到家山,苍筠翠干犹依然。”:通过梦境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 “觉来欲赋不得赋,谁能为我传其天。”:表达了作者想要表达情感却无法找到合适方式的无奈。
- “东邻萧然岁寒客,寓意于物无留迹。”:赞美了友人的高洁品格和艺术创作的无痕之美。
- “当年亲识洋州孙,写得寒梢数千尺。”:回忆了与画家孙觉的交往,赞美其画技。
- “怜我卧疴少佳悰,卷送四壁泠然风。”:表达了友人对作者的同情和赠送画作的感激。
- “笔端妙处夺天巧,与我胸中生意俱无穷。”:赞美了画家的技艺和艺术创作的无限生机。
- “高阳台下见此两奇特,子新之梅舜元竹。”:描述了作者在高阳台下欣赏到的两件艺术珍品。
- “后先俱为洞山来,夜夜白虹贯茅屋。”:以神秘的意象结束了全诗,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竹森森饱风雨”中的“森森”比喻竹林的茂密。
- 拟人:如“不见此君四寒暑”中的“此君”拟人化地指代竹子。
- 对仗:如“夜来有梦到家山,苍筠翠干犹依然”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艺术的热爱展开,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对墨竹画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赞赏。诗中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坚韧和生命力,也代表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 梦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 墨竹画:代表了艺术的美和友人的情谊。
- 白虹: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象征着艺术的光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洋州孙”是指哪位画家?
- A. 孙觉
- B. 孙过庭
- C. 孙逖
- D. 孙洙
-
诗中的“此君”指的是什么?
- A. 竹子
- B. 梅花
- C. 画家
- D. 友人
-
诗中“笔端妙处夺天巧”一句赞美了什么?
- A. 画家的技艺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人的情谊
- D. 家乡的竹林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同样以竹子为题材,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
- 郑板桥《竹石》:以竹子为主题,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对比:
- 家铉翁的《谢舜元以墨竹为赠》与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都以竹子为题材,但前者更侧重于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艺术的热爱,而后者则更多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家铉翁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画论》:详细介绍了宋代画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