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2:40: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兴 其二
高珩 〔明代〕
翻嫌寒食到匆匆,
老去情怀渐不同。
春事顿抛乡梦外,
雨声全在客心中。
相争燕蹙东西水,
欲放梅商断续风。
最苦冲泥朝凤阙,
禁钟才断火城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感慨的情绪。寒食节来得匆匆,让我对过往的情怀愈加感到不同。春天的事情已经抛弃在乡梦之外,唯有雨声依旧在我这个客人的心中回响。燕子在东西水面上争斗,想要放飞梅花的香气,却被断续的春风所阻。最令人苦恼的是在泥泞中朝拜凤阙,禁钟刚刚敲响,火城的红光就已熄灭。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传统节日,纪念介之推,节日中忌火食冷食。
- 情怀:指内心的感情和情绪。
- 春事:春天的事务或景象。
- 燕蹙:燕子聚集、飞舞的样子。
- 梅商:梅花的香气。
- 朝凤阙:诗中指代一种朝拜的场所,象征着地位或理想。
- 禁钟:指寺庙或重要场所的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限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珩,明代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哲理见解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寒食节前后,诗人借助节令的变化,抒发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在明代,寒食节是人们祭奠先人的日子,诗人在此节日表达个人的孤寂与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感兴 其二》通过对寒食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开篇以“翻嫌寒食到匆匆”引入,展示了诗人对节日的无奈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发现自己对情感的感受与年轻时大相径庭,表现出一种失落的情绪。“春事顿抛乡梦外”则通过春天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接着,诗中描绘了燕子在水面上的争斗,象征着生存的竞争与挣扎。
诗的末尾,“最苦冲泥朝凤阙”则展现了诗人在追求理想和信仰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禁钟的敲响如同对生命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时间。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借助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慨。整体上,这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翻嫌寒食到匆匆”:表达了诗人对寒食节匆忙到来的无奈与不满。
- “老去情怀渐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的情感体验发生了变化。
- “春事顿抛乡梦外”:春天的事物被抛弃在乡梦之外,暗示对故乡的疏离感。
- “雨声全在客心中”:雨声回荡在诗人心中,象征着孤独与思乡。
- “相争燕蹙东西水”:燕子在水面上争斗,展现生存的竞争。
- “欲放梅商断续风”:梅花的香气被断续的春风所阻,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最苦冲泥朝凤阙”:在泥泞中追求理想的艰辛与困苦。
- “禁钟才断火城红”:禁钟的敲响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事物比作乡梦,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争斗的动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很好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与理想的追思。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传统节日,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
- 春事: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也代表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 燕子:象征着自由与生存竞争。
- 梅花: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 凤阙:象征着理想与信仰的追求。
- 禁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节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 A) 纪念介之推
- B) 赏花
- C) 祭祖
- D) 迎春
-
诗中提到的“雨声全在客心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孤独
- C) 激动
- D) 忧虑
-
“禁钟才断火城红”中的“禁钟”象征着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生活的繁忙
- C) 自然的变化
- D) 个人的追求
答案:
- A) 纪念介之推
- B) 孤独
- A)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高珩的《感兴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但高珩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杜甫则强调社会的动荡与苦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珩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