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南山塔》

时间: 2025-01-01 16:25:44

平生登塔与登楼,乱尽乡心送尽愁。

试上南山山下塔,依前怀古复悲秋。

意思解释

登南山塔

作者: 曹棐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平生登塔与登楼,乱尽乡心送尽愁。
试上南山山下塔,依前怀古复悲秋。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中曾多次登塔和登楼,然而这些经历并未能消除我心中的乡愁和烦恼。今天我试着登上南山的塔,依旧怀古,心中又添了几分悲凉。

注释:

  • 平生: 一生,终生。
  • 登塔与登楼: 指登高望远,以此表达对自然与人文的感受。
  • 乡心: 乡愁,思念故乡的心情。
  • 南山: 指南山的地理位置,可能是诗人所处的环境。
  • 怀古: 追忆古人古事。
  • 悲秋: 秋天给人忧伤的感觉,常用来表达怀旧和惆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曹棐(生卒年不详),字子容,号云峰,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可能受到人生经历和社会变迁的影响,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登南山塔》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便以“平生登塔与登楼”自述,表明了自己经历的丰富,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经历并未能带走内心的忧愁。接着提到“试上南山山下塔”,显示出诗人依然对自然的向往与探寻,然而“依前怀古复悲秋”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行为,引发了对乡愁、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中不仅有对景的描写,还有对心境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哲思,使得这首诗在简单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气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平生登塔与登楼”:表达了作者一生中多次经历登高,暗示了对景色的向往与思考。
    2. “乱尽乡心送尽愁”:尽管有很多美好的经历,但乡愁和烦恼依然存在。
    3. “试上南山山下塔”:具体到南山的塔,表明作者此时的行动。
    4. “依前怀古复悲秋”:在登塔的过程中,怀念往昔,思绪又回到了悲伤的秋天。
  • 修辞手法:

    1. 对仗: “登塔与登楼”,前后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2. 拟人: “怀古”赋予了古代文化以情感,体现诗人内心的追忆。
    3. 对比: 将旅游的快乐与内心的忧愁形成对比,突出情感的复杂性。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登高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乡愁与历史交织,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 象征着高远与希望,也是一种对历史的追问。
  • 南山: 代表着自然和人的结合,意味着对自然的向往。
  • : 常象征着凋零与忧伤,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诗人的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山”是指哪个地点?

    • A. 北山
    • B. 南山
    • C. 西山
    • D. 东山
  2. 诗人通过哪种行为表达对乡愁的思考?

    • A. 读书
    • B. 登塔与登楼
    • C. 旅行
    • D. 写信

答案:

  1. B. 南山
  2. B. 登塔与登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与曹棐的《登南山塔》都通过登高的视角表现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加强调对山的雄伟景观的描写,而曹棐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历史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