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纳凉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3:39: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散发江天懒出游,衡门日落锁梧楸。
火云突兀方蒸暑,银汉纵横已报秋。
熠熠露萤黏径草,鼕鼕漏鼓下谯楼。
追凉明日无奇策,聊向林间卜雨鸠。
白话文翻译:
我懒得出门游玩,只是在江边散发着头发。
夕阳西下,家门紧锁,梧桐树与楸树在暮色中显得愈加沉静。
火红的云彩在天边聚集,炎热的夏日正要来临,
银河横贯天际,已然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露水闪烁,萤火虫在小径上的草丛中游走,
钟声从谯楼传来,滴答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明天追寻凉爽的办法恐怕不会有奇特的策略,
不如去林中寻找那雨鸠的叫声。
注释:
- 散发:放下头发,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 衡门:指家门,衡是指门的横梁。
- 锁:锁住,意指关上。
- 火云突兀:火红的云彩高耸,形容酷热的天气。
- 银汉:指银河,横贯天际。
- 黏:形容萤火虫的光芒在草丛中闪烁,像是黏在草上。
- 鼕鼕漏鼓:形容钟声的滴答声,漏鼓是古代计时器。
- 卜雨鸠:卜是占卜,雨鸠是指一种鸟,象征着雨水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门居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内容广泛,尤其以诗歌和散文闻名。陆游的诗词多描绘边疆风光、抒发爱国情怀,风格质朴而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中庭纳凉二首》是陆游在夏日闲暇之际写下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表现出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感慨,体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敏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宁静场景。诗人通过“散发江天懒出游”的自我描写,展现了对外界活动的厌倦,反而更享受于此刻的宁静与舒适。“衡门日落锁梧楸”一联则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归属感,夕阳西下,门锁紧闭,仿佛与外界隔绝,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安宁。
“火云突兀方蒸暑,银汉纵横已报秋”则是对季节变化的感慨,火云代表着炎热的夏季即将来临,而银河的出现则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诗人在此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熠熠露萤黏径草,鼕鼕漏鼓下谯楼”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闪烁的萤火虫和滴答的钟声,仿佛在述说着生活的细节与流动。
最后一句“追凉明日无奇策,聊向林间卜雨鸠”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希冀,面对酷暑的无能为力,唯有向自然寻求慰藉。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充满了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散发江天懒出游:诗人懒得外出游玩,只愿在江边闲坐,表现出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
- 衡门日落锁梧楸:夕阳西下,家门已锁,表现出一种归属感与安宁。
- 火云突兀方蒸暑:火红的云彩在天边聚集,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将至。
- 银汉纵横已报秋:银河横贯天际,暗示秋天即将来临。
- 熠熠露萤黏径草:露水闪烁,萤火虫在草丛中游走,营造出夏日夜晚的美丽。
- 鼕鼕漏鼓下谯楼:钟声滴答作响,体现时间的流逝。
- 追凉明日无奇策:明天追求凉快的办法恐怕不会有特别的策略。
- 聊向林间卜雨鸠:不如去林中寻找那雨鸠的叫声,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银汉”,形象生动。
- 拟人:萤火虫的光芒被形容为“黏”,使其更具生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熠熠露萤”和“鼕鼕漏鼓”,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夏日傍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依恋。诗人在无奈中寻找慰藉,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天:象征自然的广阔与宁静。
- 梧楸:常作孤独的象征,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 火云:代表酷暑,象征着时间的变化。
- 银汉:象征着秋天,暗示着季节的流转。
- 露萤: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谯楼: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传递出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衡门”指的是什么?
- A) 家门
- B) 庭院
- C) 河岸
- D) 山门
-
“火云突兀”中的“火云”主要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炎热的夏天
- C) 冬天
- D) 春天
-
诗人在最后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自然的向往
- C) 对生活的厌倦
- D) 对过往的怀念
答案:
- A) 家门
- B) 炎热的夏天
- B) 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 by 李清照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陆游《中庭纳凉二首》与李清照《夏日绝句》:两首诗都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但陆游更注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清照则通过对夏日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研究》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