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出塞曲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北风吹急雪,夜半埋毡庐。
将军八千骑,万里逐单于。
汉家如天臣万邦,欢呼动地单于降。
铃声南来金闪铄,赦书已报经沙漠。
白话文翻译:
北风猛烈地吹着雪,夜深时把毡房埋没。将军带着八千骑兵,万里追逐单于(匈奴首领)。汉朝如同天子统治万国,欢呼声震动大地,单于投降了。铃声从南方传来,金光闪烁,赦书已传到沙漠。
注释:
字词注释:
- 单于: 古代匈奴等民族的首领,象征敌人。
- 八千骑: 指军队的骑兵,八千是一个数量词,显示出将军的军队规模。
- 汉家: 指汉朝,古代中国的一个强大王朝。
- 赦书: 皇帝发出的宽恕信件,意味着赦免罪犯或敌人。
典故解析:
- 汉朝与匈奴的战争: 汉朝时期,匈奴是北方的强敌,双方的冲突频繁。陆游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汉朝将士的赞美和对国家统一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词人。陆游一生致力于报国,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风格豪放、清新,尤其擅长描写战争与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出塞曲》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次面临外敌威胁之际,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佩和对国家安定的渴望。诗中描绘了将士们在北风与狂雪中奋勇作战的场景,体现了当时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诗歌鉴赏:
《出塞曲》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北方边疆的严酷环境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首句“北风吹急雪,夜半埋毡庐”通过描写恶劣的天气,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给人以寒冷、孤独的感受。接下来的“将军八千骑,万里逐单于”不仅表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也反映了宋代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冲突背景,展示了军队的规模和决心。
“汉家如天臣万邦,欢呼动地单于降”则表现了汉朝强大的国力和团结一致的士气,人民对胜利的渴望与信心在此句中得到了升华。最后两句通过“铃声南来金闪铄,赦书已报经沙漠”,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与和解,暗示着国家的统一与安宁。这种从严酷环境到胜利欢庆的对比,给人以巨大的心理反差,体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希望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风吹急雪,夜半埋毡庐。
描绘了寒冷的北风和暴雪的场景,突显边塞的艰难环境。 -
将军八千骑,万里逐单于。
表现出将军带领八千骑兵,跨越万里追逐敌人,显示出将士的勇敢精神。 -
汉家如天臣万邦,欢呼动地单于降。
赞美汉朝的强大,民众的欢呼声震动大地,表现出全国团结一致的豪情。 -
铃声南来金闪铄,赦书已报经沙漠。
描绘胜利的消息传来的情景,赦书象征着国家的宽容与和解。
修辞手法:
- 比喻: “汉家如天臣万邦”,将汉朝比作天子,形象地表现出其威严和强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北风吹急雪,夜半埋毡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展现了在困境中将士们的勇敢与坚韧,并传递出希望与团结的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风: 象征严酷的环境和战争的艰难。
- 雪: 代表了冷酷和生命的挑战。
- 骑兵: 体现了力量和勇气。
- 铃声: 象征着胜利和希望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描写了边关的环境? A. 将军八千骑
B. 北风吹急雪
C. 欢呼动地单于降
D. 铃声南来金闪铄 -
诗中提到的将军追逐的敌人是谁? A. 汉朝
B. 匈奴单于
C. 蒙古
D. 西夏 -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个人情感
B. 爱国情怀与希望
C. 自然景观
D. 家庭关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二首》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陆游的《出塞曲》与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均描绘了边塞的情景,但陆游更侧重于描写将士的勇敢和国家的团结,而王昌龄则更关注于个人情感和战争的悲壮,二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取向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