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山中谈虎赋二章》
时间: 2025-01-04 10:31:21意思解释
听山中谈虎赋二章
作者: 黎廷瑞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东村西村稼如云,
欲穫未穫黄纷纷。
鼠牙雀喙不可算,
奈此野彘千百群。
田头结舍坐霜夜,
敲犁击杵声相闻。
五更一刻少困怠,
终岁举室空辛勤。
近日南山老虎至,
野彘畏之俱远避。
遂令一枕得安眠,
犬豕时时亦遭噬。
呜呼犬豕所噬能几何,
野彘不去为害多。
白话文翻译
东村西村的庄稼像云一样繁茂,
想要收获却还未成熟,黄灿灿一片。
田间的老鼠和雀鸟数也数不清,
可怕的是野猪成群结队。
田头搭起茅屋坐在霜冷的夜晚,
听到敲犁和击杵的声音此起彼伏。
五更一刻的时候不再困倦,
整年都在辛勤劳作,家中却总是空空。
最近南山的老虎来了,
野猪们都害怕得远远躲避。
因此我终于能安稳地入睡,
但狗和猪也时常遭到老虎的袭击。
唉,狗和猪被咬的又能有多少呢?
野猪不走,造成的祸害却是多。
注释
- 稼: 庄稼,植物的总称。
- 鼠牙雀喙: 指田里的老鼠和雀鸟,形容数量众多。
- 野彘: 野猪,古代常用作形容田间的害物。
- 结舍: 在田头搭建屋舍。
- 五更: 清晨,指的是凌晨时分。
- 呜呼: 表达感叹的语气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字仲明,南宋诗人,以其质朴的风格和对自然、农村生活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农村生活和自然风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背景为农耕社会,农民面临的田地被野猪等动物侵害的实际情况。诗中反映出农民辛勤劳作却又面临自然灾害与动物侵害的矛盾,表达了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诗歌鉴赏
《听山中谈虎赋二章》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作,表现了乡村农民在自然界中与野生动物斗争的艰辛与无奈。诗的开篇描绘了丰收的期望与未成熟的现实,呈现出一种希望与失落交织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对鼠雀和野猪的描写,表现了农村生活的艰难,强调了农民的辛勤与不易。
当诗人提到南山的老虎到来时,虽是对野猪的威胁,似乎给农民带来了一丝安慰,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狗和猪的威胁,反映出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的无情。诗中还通过“呜呼”这一感叹词,传达出对这种生存状态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在描述农村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自然界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村西村稼如云: 描绘了东村西村的庄稼丰收的景象,形象生动。
- 欲穫未穫黄纷纷: 虽然希望丰收,但实际上庄稼还未成熟,反映出一种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 鼠牙雀喙不可算: 生动地描绘出田间老鼠与雀鸟众多的情景,暗示着农田的生态问题。
- 奈此野彘千百群: 直面野猪这一害物,强调其数量之多,加剧了农民的困扰。
- 田头结舍坐霜夜: 描述农民在寒冷的夜晚守护田地的情景,表达其辛苦劳作的生活状态。
- 敲犁击杵声相闻: 体现出农田劳作的声音,增添农村生活的真实感。
- 五更一刻少困怠: 反映出农民清晨早起的勤奋,也暗示着生活的艰辛。
- 终岁举室空辛勤: 整年辛勤劳作,却无所获,表现出无奈与辛酸。
- 近日南山老虎至: 提到老虎的到来,转折出农民面临新威胁。
- 野彘畏之俱远避: 野猪因老虎的到来而远离,虽然是威胁,却也带来一丝安宁。
- 遂令一枕得安眠: 因此诗人可以安心入睡,表现出对安全的渴望。
- 犬豕时时亦遭噬: 但狗和猪反而成了老虎的猎物,表达出生存的残酷。
- 呜呼犬豕所噬能几何: 引出对狗和猪被猎杀的感叹,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
- 野彘不去为害多: 最终还是野猪的危害更大,反映出一种无奈的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 “稼如云”比喻庄稼的丰收。
- 拟人: 描述野猪的行为,给动物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 诗句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农民的辛勤与生活的艰辛,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切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稼: 象征着丰收和希望。
- 老虎: 代表着自然界的威胁与生存的残酷。
- 野彘: 体现着农田的害物和农民的困扰。
- 霜夜: 暗示着寒冷和孤独的守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老虎”主要带来了什么影响?
- A. 收成的增加
- B. 安眠的可能
- C. 田地的丰收
- D. 狗和猪的安全
-
诗中“奈此野彘千百群”描述了什么?
- A. 农民的辛勤
- B. 田间的生物
- C. 村庄的安宁
- D. 季节的变化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 by 李绅
- 《田园乐》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悯农》与《听山中谈虎赋二章》都描绘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但《悯农》更侧重于对农民辛劳的同情,而《听山中谈虎赋二章》则通过动物的描写反映出自然界的生存竞争。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