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帷斋》
时间: 2025-01-17 09:10: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官事如拔毛,小稀还复稠。
一鼠未易尽,況欲秃九牛。
唯应理签轴,偷暇寻孔周。
维南有颓构,畴昔宾射侯。
扶倾与丹雘,外好中实不。
弦歌废决拾,休王良有田。
书生本不武,谁言负薪忧。
古云不执弓,防患术已媮。
诗书主六艺,中有捍敌谋。
至胜不刃血,吾将执其柔。
当有中的士,为辨劣与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官场事务的无奈与对文人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官事如拔毛,说明官场纷扰、烦杂。诗人感叹鼠虽难绝,九牛更难去掉,显示出对官场问题的无能为力。接着,提到理签轴,暗示寻求明确的指引。诗中还提到古代的贤士与文人,强调书生的智慧与谋略,最终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的胜利不一定要用武力,而是要以柔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注释
- 官事如拔毛:形容官场事务繁杂,难以彻底解决。
- 一鼠未易尽:即使一只老鼠都不容易捕捉,更何况是庞大的官场问题。
- 维南有颓构:指南方有破败的建筑,暗指社会的衰落。
- 书生本不武:书生一般不以武力见长,强调文人的智慧和策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下帷斋》创作于周邦彦的晚年,此时他已对官场的复杂与险恶有了深刻的体会。诗中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对文人应承担的责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周邦彦的《下帷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文人在官场纷扰中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官事如拔毛”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官场事务的繁杂与无奈,传达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感触。紧接着的“一鼠未易尽,况欲秃九牛”,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解决问题的困难程度。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文人理想的追寻。周邦彦通过“书生本不武”,表达了对文人智慧的信心,认为智慧与谋略可以超越武力的对抗,展现了“至胜不刃血”的理想主义。整首诗从对官场的讽刺到对文人责任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深度和广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官事如拔毛:形容官场事务繁杂,难以解决。
- 小稀还复稠:小问题稀少而大问题又不断涌现。
- 一鼠未易尽:捕捉一只老鼠都不容易,更何况庞大的官场问题。
- 况欲秃九牛:想要彻底解决庞大的问题几乎不可能。
- 唯应理签轴:需要明确的指引和理智的判断。
- 偷暇寻孔周:借着空闲时间去思考和寻找解决之道。
- 维南有颓构:南方有些破败的建筑,暗示社会的衰落。
- 扶倾与丹雘:比喻表面光鲜却内里虚弱的事物。
- 弦歌废决拾:音乐和歌唱被废弃,象征着文化的衰退。
- 休王良有田:表达对王良之士的渴望,希望有贤人出现。
- 书生本不武:文人一般不以武力见长。
- 谁言负薪忧:谁说文人不应该担忧生计。
- 古云不执弓:古人说过不需要执弓,强调文人应以智慧应对挑战。
- 防患术已媮:预防问题的智慧是隐秘的。
- 诗书主六艺:诗书是文人的根基。
- 中有捍敌谋:其中包含着捍卫国家与抵御敌人的谋略。
- 至胜不刃血:真正的胜利不一定要用武力。
- 吾将执其柔:我将以柔和的方式去面对挑战。
- 当有中的士:应当有那些明理的人。
- 为辨劣与优:帮助分辨什么是优良与劣质的事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官事比作拔毛,形象生动。
- 对仗:如“小稀还复稠”,对仗工整。
- 排比:如“书生本不武,谁言负薪忧”,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文人在官场复杂环境中的生存与理想,通过对比文人与武者的不同,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官事:象征社会的复杂与无奈。
- 鼠:象征小问题与麻烦。
- 弦歌:象征文化与艺术的衰退。
- 书生:象征文人理想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帷斋》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官场的繁杂
B. 文人的理想与智慧
C. 武力的胜利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一鼠未易尽”是指什么? A. 捕捉小动物的难度
B. 官场问题的难以解决
C. 生活的困扰
答案:B -
“至胜不刃血”表达了什么思想? A. 武力胜利的重要性
B. 和平解决问题的智慧
C. 战斗的必要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可以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对比。两者都反映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但周邦彦更侧重于对文人理想的探讨,而苏轼则更加关注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周邦彦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