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过洛阳故城
作者:崔涂 〔唐代〕
原文展示: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
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
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
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
白话文翻译:
三十代的皇朝在这里都曾兴盛过,如今却显得萧条无比。
只剩下一片断墙,看得出往日的辉煌已经消逝,遗留的痕迹也愈加微薄。
小路通往荒废的园林,高大的槐树映衬着遥远的街道。
独自吟唱的人无人问津,只有这清冷的环境伴随着我的哀鸣。
注释:
- 三十世皇都:指的是洛阳曾经作为多个朝代的都城,历经三十个皇朝的更替。
- 萧条是霸图:形容这里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 片墙看破尽:只剩下一面破墙,暗示历史的破碎与消逝。
- 遗迹渐应无:历史遗留的痕迹越来越少,映衬出时间的流逝。
- 野径通荒苑:小路通向荒废的园林,隐喻过去的繁荣已不复存在。
- 高槐映远衢:高大的槐树映衬着遥远的街道,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 独吟人不问:孤独的人在吟唱,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清冷自呜呜:清冷的环境让吟唱显得更加孤寂,只有风声陪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生平经历多次政治动荡,作品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过洛阳故城》创作于崔涂游历洛阳故城时,眼见昔日繁华的都城如今日渐凋零,触动了他对历史的沉思及对当下的感慨,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国家兴亡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过洛阳故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开头以“皇都”引入,立即勾勒出洛阳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萧条,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片墙看破尽”,诗人不仅描绘出昔日的残余,更引发对历史的沉思,彰显出时间的无情。
接下来的“野径通荒苑”,诗人在描绘景象的同时,也在隐喻着社会的变化和个人的孤独。随着荒废的园林和高大的槐树,诗人感受到周围的寂静与冷清,情感愈加沉重,仿佛在提醒人们对历史的珍惜。
最后一句“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将个人的情感与环境的冷漠结合在一起。诗人在这片冷清中吟唱,既是对过往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迷茫,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失落。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织中,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十世皇都:回顾历史,强调洛阳的悠久。
- 萧条是霸图:历史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现状令人沮丧。
- 片墙看破尽:仅剩的残垣断壁,象征着历史的破碎。
- 遗迹渐应无:对比过往的繁华,遗迹的消逝令人惋惜。
- 野径通荒苑:小路通往荒凉的园林,暗示时光的流逝。
- 高槐映远衢:槐树的映衬,增添了孤独与苍凉的气氛。
- 独吟人不问:孤独吟唱,传达出无人与之相问的失落感。
- 清冷自呜呜:清冷环境中的吟唱,反映内心的孤寂。
-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象征、拟人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通过景物的描写,诗人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洛阳的历史沧桑,也引发了对人生与时间的深思。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洛阳故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诗人以孤独的吟唱,展现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思。
意象分析:
- 皇都: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权力的中心。
- 片墙:代表历史的遗留与破碎,暗示过去的辉煌已成往事。
- 荒苑:体现出昔日繁华的消逝,传递出一种荒凉感。
- 高槐: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悠久的历史背景。
- 独吟:人们的孤独与无奈,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洛阳曾是哪个朝代的皇都?
A. 汉代
B. 唐代
C. 三国
D. 宋代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A. 高山
B. 片墙
C. 河流
D. 草原 -
“清冷自呜呜”中“呜呜”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人声
C. 鸟鸣
D. 水声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孤独的情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古迹表达对历史的怀念与感慨。
诗词对比:
崔涂的《过洛阳故城》和白居易的《琵琶行》均涉及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崔涂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城市衰败的感慨,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与叙述,展现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两者虽主题相近,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崔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