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过二妃庙
作者: 崔涂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残阳楚水畔,独吊舜时人。
不及庙前草,至今江上春。
白话文翻译:
夕阳映照在楚水之畔,我独自哀悼舜帝时期的人物。
庙前的野草还不如江边的春景,至今仍在流淌。
注释:
- 残阳: 夕阳,指日落时的阳光。
- 楚水: 指楚地的水,这里可以理解为江河湖泊。
- 吊: 哀悼,悼念。
- 舜时人: 指舜帝时期的人物,舜帝是中国古代贤明的帝王,代表着理想的统治者。
- 庙前草: 指庙前的草,象征着荒凉与被遗忘。
- 江上春: 指江边的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舜时人”是指在舜帝时期的人物,舜帝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中的一位,象征着仁政与和谐。通过对比庙前的野草与江边的春景,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崔涂游历楚地时,面对二妃庙,触发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对美好政权的向往与对当前情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过二妃庙》是一首充满怀古情绪的诗,诗人通过对夕阳和水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首句“残阳楚水畔”描绘了一个即将落幕的日子,水边的寂静与夕阳的余辉形成鲜明的对比,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独吊舜时人”则直接引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怀,舜帝作为古代典范,其治世的美好与现在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倍感惆怅。
在对庙前草与江上春的对比中,诗人更是巧妙地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庙前的草象征着逝去的历史与被遗忘的英雄,而“江上春”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寓意着尽管历史不可追溯,但生活仍然在继续。整首诗通过意象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残阳楚水畔: 夕阳在楚地的水边,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寂静的氛围。
- 独吊舜时人: 诗人独自悼念舜帝时期的人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理想统治者的追思。
- 不及庙前草: 指庙前的杂草,象征被遗忘的历史,暗示着对伟大人物的不公。
- 至今江上春: 江边的春天依然存在,象征着生命与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与对比的手法,通过“庙前草”与“江上春”的对比,突出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生机。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统治的渴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残阳: 象征着逝去的时光与无奈。
- 楚水: 代表着古代文化与历史的沉淀。
- 舜时人: 象征着理想的领导者与美好的治理。
- 庙前草: 代表着被遗忘的历史与英雄的孤独。
- 江上春: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残阳楚水畔”中“残阳”指的是什么?
- A. 早晨的阳光
- B. 日落时的阳光
- C. 正午的阳光
-
“独吊舜时人”中的“吊”字意思是?
- A. 吊挂
- B. 哀悼
- C. 吊起
-
诗中对比的两种意象是哪些?
- A. 残阳与春天
- B. 庙前草与江上春
- C. 楚水与庙前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过二妃庙》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均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亲人的思念。然而,王维的诗中更强调了亲情的温暖,而崔涂的诗则注重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崔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