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时间: 2024-09-19 21:52:49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友人
崔涂〔唐代〕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
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诗人站在高处,迎接远行的友人,心中充满了春天的怅惘与依依不舍。虽然无法得到来自沧洲的消息,只能空看白鹤归来,感到深深的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登高:登高处,指诗人站在高处迎送友人。
  • 迎送远:迎接和送别远行的友人。
  • 春恨:春季带来的忧愁和惆怅。
  • 沧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遥远和难以到达的地方。
  • 空看白鹤:白鹤是高洁的象征,这里指白鹤归来时的孤独感。

典故解析:

  • 沧洲: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理想的归宿或超然的境地,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白鹤:在古诗中,白鹤常象征着高洁、自由的精神,诗中提到白鹤的归来,增添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送别之情。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善于用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友人之时,正值春季,诗人心中满是惆怅和不舍。春季的景色本应是美好的,但在离别之际,春天的美景反而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负担。

诗歌鉴赏:

《送友人》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在高处迎接友人,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珍惜,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首句“登高迎送远”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既有空间的开阔感,也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接下来的“春恨并依依”,将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愁苦交织在一起,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最后两句则以“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结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无奈和对理想归宿的向往。白鹤的归来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心灵的寄托,象征着友人的归宿与诗人内心的孤寂。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高迎送远:诗人站在高处,既迎接来者,也送别远行者,表现了送别的场景。
  2. 春恨并依依: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愁苦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
  3. 不得沧洲信:无法得到来自理想归宿的消息,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和惋惜。
  4. 空看白鹤归:只能空望白鹤归来,象征着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登高迎送远”与“春恨并依依”,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白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不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归宿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处:象征着视野的开阔与心境的高远。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美好的希望。
  • 白鹤:象征着高洁、自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恨”指的是什么?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离别的忧伤
    C. 对自然的感叹
    答案:B

  2. “不得沧洲信”中的“沧洲”象征什么? A. 远方的理想归宿
    B. 朋友的家乡
    C. 自然的美景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什么? A. 亲情
    B. 高洁与自由
    C. 离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送别和高远的情感。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探讨了送别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崔涂的《送友人》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主题相似,但崔涂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情感的激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