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齐云月酌)》
时间: 2025-01-01 17:45: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齐云月酌)
作者: 卢祖皋〔宋代〕
楼倚晴空,炎云净晚来风力。
沧海外等闲吹上,满轮寒璧。
河汉低垂天欲近,乾坤浩荡秋无极。
凭阑干衣袂拂青冥,知何夕。
登眺地,追畴昔。
吴越事,皆陈迹。
对清光只有,醉吟消得。
万古悠悠惟月在,浮生衮衮空头白。
自骑鲸仙去有谁知,遥相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晚霞映照下,凭栏远眺的情景。楼阁依然高耸在晴朗的天空中,夕阳的余晖洒落,晚风轻拂。沧海的波涛轻松地涌来,映照着如寒玉般的明月。银河似乎低垂,仿佛要靠近大地,浩渺的天地在无尽的秋夜中显得辽阔无边。站在栏杆旁,衣袂轻拂,仰望着深邃的天空,想起了往昔的某个夜晚。回首过去,古吴与越的往事,如今已成了历史的陈迹。面对这清亮的月光,唯有借酒吟唱来消磨时间。万古流转,唯有明月亘古长存,浮生如梦,空留白发。骑鲸而去的仙人,又有谁能了解我的思念?
注释:
- 炎云:指的是晚霞,光辉灿烂的云彩。
- 沧海:指大海,诗中象征广阔无边的自然。
- 河汉:指银河,古代人对银河的称呼。
- 凭阑干:指倚靠在栏杆上,暗示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
- 吴越事:指历史上吴国和越国的故事,象征往事。
- 浮生:指短暂的人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祖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词风清雅、情感细腻而著称,擅长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共饮时,借助月下的清光,抒发对历史的追忆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齐云月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在晚霞与明月下的孤独与思索。开篇以“楼倚晴空”入手,构建起一种高远的空间感,随之展现自然景象,炎云和晚风的描绘使得诗篇充满了生动的色彩和动感。“沧海外等闲吹上,满轮寒璧”一句,既有对大海浩渺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惆怅。诗中“凭阑干衣袂拂青冥”描写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宇宙的思考与对人生的反思。
后半部分回忆往昔,吴越的陈迹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对清光只有,醉吟消得”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饮酒吟唱来忘却烦恼的无奈与洒脱。最后以“自骑鲸仙去有谁知,遥相忆”收尾,既是对自我追求的向往,也显示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整个诗篇在舒展的情感中蕴藏着深邃的哲理,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楼倚晴空,炎云净晚来风力:高楼屹立在晴朗的天空中,晚霞映衬,微风轻拂。
- 沧海外等闲吹上,满轮寒璧:海面轻轻荡漾,映照出寒冷的明月。
- 河汉低垂天欲近,乾坤浩荡秋无极:银河似乎低垂,天地广阔,秋意无边。
- 凭阑干衣袂拂青冥,知何夕:倚靠栏杆,衣袂轻拂,回想起何时的夜晚。
- 登眺地,追畴昔:站在高处,追忆往昔。
- 吴越事,皆陈迹:古吴与越的故事,如今已成往事。
- 对清光只有,醉吟消得:面对明亮的月光,只能借酒吟诵来消磨时光。
- 万古悠悠惟月在,浮生衮衮空头白:万古流转,唯有明月长存,人生短暂如梦,空留白发。
- 自骑鲸仙去有谁知,遥相忆:骑鲸而去的仙人,又有谁能理解我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满轮寒璧”将明月比作寒玉,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河汉低垂”赋予银河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自然意象:
- 明月:象征永恒与思念,承载着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银河:象征辽阔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对宇宙的哲思。
-
历史意象:
- 吴越:象征历史的兴衰与人事的变迁,提醒人们珍视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沧海外等闲吹上,满轮寒璧”中的“寒璧”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明月
- C. 星星
-
诗中提到的“吴越事”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历史往事
- C. 人生哲理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历史的追忆与人生的思考
-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写月夜,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由的向往,但李白更多地体现了豪放与洒脱的个性。
- 苏轼《水调歌头》:对比之下,苏轼的作品更具哲理性,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