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杨𢡟卿孝感堂》

时间: 2025-01-04 08:48:48

哭时闻者亦欷歔,双鹤随声下碧虚。

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

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

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意思解释

寄题杨?卿孝感堂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哭时闻者亦欷歔,双鹤随声下碧虚。
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
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
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白话文翻译:

哭泣时听到的声音也让人感到悲伤,双鹤随声而下,飞舞于碧蓝的天空。皇帝出行时,丝绸的龙袍照耀着大地,官员们在门前悬挂着公告。如今没有陶侃这样的贤人,你又能找谁呢?古时有苏耽这样的志士,难道是他?华发苍苍的史儋曾经写下过你的事迹,至今仍能浓墨重彩为你留下赞美之词。

注释:

  • 欷歔:哭泣时发出的声音。
  • 双鹤:象征高洁与长寿的鸟,常用以寄托哀思。
  • 丝纶:指皇帝的龙袍,象征权威与尊贵。
  • 施绰楔:官员在门口悬挂的告示,以示公事。
  • 陶侃: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以正直著称。
  • 苏耽:古代有名的文学家,以诗文流传于世。
  • 史儋:指史儋,他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能为人记载功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阮亭,宋代诗人、词人,散文家,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著称。其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
《寄题杨?卿孝感堂》创作于宋代,诗中提到的孝感堂,常是纪念孝道的场所,反映了作者对孝道的尊重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诗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如陶侃、苏耽等,均为有名的贤者,表达了对当世贤人的渴望与追忆。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寄题杨?卿孝感堂》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孝道和贤人的怀念。开头两句“哭时闻者亦欷歔,双鹤随声下碧虚”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哀伤的气氛,双鹤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象征着高洁和不屈的精神。接下来的“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则通过描绘皇帝的威仪与官员的公务,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反映了政治与人情的交织。

在“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中,诗人感叹当今社会缺乏像陶侃、苏耽这样的贤者,流露出一种对人杰的渴望与失落之情。最后两句“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他们的钦佩与对其美好品德的赞美。

整首诗以感伤的基调贯穿,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对社会与人的思考,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哭时闻者亦欷歔:在哭泣时,听到的人也感到悲伤。
  2. 双鹤随声下碧虚:双鹤随声音飞下,象征着悲伤与高洁。
  3. 帝出丝纶照穹壤:皇帝身着龙袍,光辉照耀大地,象征权威。
  4. 官施绰楔表门闾:官员在门口悬挂公告,展示公事。
  5. 今无陶侃谁能尔:如今没有像陶侃那样的贤人,谁能与之相比?
  6. 古有苏耽莫是渠:古时有苏耽这样的志士,难道是他?
  7. 华发史儋曾载笔:白发苍苍的史儋曾经写下你的事迹。
  8. 尚能浓墨为君书:至今仍能为你留下浓墨重彩的赞美之词。

修辞手法:

  • 比喻:双鹤象征高洁。
  • 对仗:如“帝出丝纶,官施绰楔”,形成对称的结构。
  • 拟人:哭泣时的情感被赋予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贤者的敬仰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感慨,突出孝道与贤德的重要性,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双鹤:象征高洁、长寿与哀思。
  • 丝纶:象征权威与尊贵,暗指皇帝。
  • 史儋:象征历史的承载者,代表文化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双鹤”象征什么? a) 友情
    b) 高洁与长寿
    c) 哀伤

  2. “今无陶侃谁能尔”的意思是? a) 当今没有贤人
    b) 当今有许多贤人
    c) 陶侃依然存在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孝道与贤德
    b) 战争与和平
    c) 自然与人类

答案:

  1. b) 高洁与长寿
  2. a) 当今没有贤人
  3. a) 孝道与贤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社会的感慨与对历史的反思,但更侧重于国家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豪放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与刘克庄的哀伤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