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赵主簿省试议并以将行
作者: 刘克庄
世儒通易少,公子信人豪。
几载韦编绝,三篇纸价高。
素心鄙温饱,馀事及风骚。
台阃招徕广,勾朱不足劳。
白话文翻译:
当今儒生通晓《易》的人少了,贵族公子们却非常信任那些豪放之人。
经过多年读书,韦编早已磨断,三篇经典的纸张价格却依然高昂。
我心向往简朴生活,不在乎温饱之外的事务,
在台阃(官场)中招揽的人很多,然而勾结权贵的事情却不值得我去费心。
注释:
- 世儒:指当代的儒生,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 通易:通晓《周易》,古代经典之一。
- 公子:指富家子弟。
- 韦编:指用韦皮编制的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 纸价高:指书籍昂贵,暗示阅读和学习的艰难。
- 素心:纯朴的心态。
- 台阃:指官场、朝廷。
- 勾朱:指与权贵勾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美,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政治家。他是文学和书法上的多才多艺者,作品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当时士人、官场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题赵主簿省试议并以将行》是一首深刻且富有思想性的诗作,从表面上看,这首诗似乎在讲述当时社会对学术和文化的态度,但实际上它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批判和反思。诗的开篇提到“世儒通易少”,揭示了当时儒生对传统经典的疏离与淡漠,反映出知识的贬值和文化的衰退。“公子信人豪”则进一步说明了贵族对豪放之人的偏爱,这不仅仅是对学术的忽视,也暗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中“几载韦编绝,三篇纸价高”展现了诗人对读书艰辛的感慨,韦编的磨损象征着他多年的读书生涯,而纸张的高价则暗示了学习的困境和不易。接下来的“素心鄙温饱,馀事及风骚”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简单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追求,反对追逐浮华的风雅之事。
最后两句“台阃招徕广,勾朱不足劳”是对官场的冷静观察与批判,虽然官场上招揽人才的机会很多,但与权贵勾结的行为并不值得追求,反而显得庸俗。这种对“风骚”的鄙视和对“勾朱”的否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和满腔的抱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儒通易少:当今懂得《周易》的儒生越来越少,反映了文化的衰退。
- 公子信人豪:富家子弟更倾向于信任那些豪放不羁的人,显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
- 几载韦编绝:经过多年的读书,书本的韦皮已经磨断,象征着勤奋学习。
- 三篇纸价高:经典书籍的昂贵,使得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 素心鄙温饱:我心中向往的是简单的生活,不在乎温饱之外的奢求。
- 馀事及风骚:对那些浮华的风雅之事无意关注。
- 台阃招徕广:官场招揽人才的机会很多。
- 勾朱不足劳:与权贵勾结的事情并不值得我去费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世儒通易少,公子信人豪”,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隐喻:韦编的磨断隐喻了知识的失落和文化的衰退。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高洁理想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韦编:象征勤奋和学习。
- 纸价:代表知识的珍贵与稀缺。
- 素心:象征纯朴的生活态度。
- 台阃:隐喻官场的纷繁复杂。
- 勾朱:象征与权贵的不正当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克庄
- D. 白居易
-
“公子信人豪”中的“人豪”指的是?
- A. 儒生
- B. 豪放之人
- C. 读书人
- D. 商人
-
诗中提到的“韦编”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书法
- B. 勤奋学习
- C. 风骚的诗人
- D. 昂贵的书籍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陆游: 两位诗人都关注社会和个人理想,但陆游更多体现对国家的忧虑,而刘克庄则更注重个人品德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