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书事十首》

时间: 2025-01-06 04:46:34

细君炊秫婢缲丝,彩胜酥花总不知。

窗下老儒衣露肘,挑灯自拣一年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细君炊秫婢缲丝,彩胜酥花总不知。窗下老儒衣露肘,挑灯自拣一年诗。

白话文翻译:

细君在厨房里煮着稻米,丫鬟们忙着拉丝缝衣,窗下的老儒生衣服袖子露出肘部,挑灯独自挑拣着一年的诗篇。

注释:

  • 细君:指年轻的妻子或女子,通常用以称呼贤良的妻子。
  • 炊秫:炊指烹调,秫是稻米的一种,意指煮稻米。
  • :指女仆或丫鬟。
  • 缲丝:拉丝,通常指用手工纺纱。
  • 彩胜:指色彩鲜艳的花朵或装饰。
  • 酥花:一种糕点,形状如花,松软可口。
  • 老儒:指年长的读书人或学者。
  • 露肘:袖子短到露出肘部,形象化地表现出生活的朴素和简陋。
  • 挑灯:指在灯下挑拣,形容夜晚学习或创作的情景。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士人生活的朴素与勤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瑶山,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咏怀、咏物为主,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岁末,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过去一年的回顾,表达了对学问和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一个简朴而充实的家居环境。开头两句描绘了妻子和丫鬟的忙碌,展现了家庭生活的琐碎与温馨,细君在厨房中忙碌,象征着贤良淑德的妻子形象;而丫鬟的工作则显示出家庭的繁忙和生活的从容。

后两句转向老儒生,强调他在灯下挑拣诗篇,表明了即便生活清苦,知识的追求与精神的富足仍然是他不懈的追求。这种对比不仅突显出士人对于学术的执着,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生活哲学,表明即使是生活琐事,也未能阻挡诗人的创作热情。

整首诗体现了士人对家庭、生活和学问的热爱,反映了宋代文人自持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细君炊秫婢缲丝:画面生动,细君(妻子)与婢女忙碌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日常忙碌。
  2. 彩胜酥花总不知:通过对美食的描写,突显出生活的丰盈,但同时又是一种无奈的感叹,显示出生活琐事的繁杂。
  3. 窗下老儒衣露肘:通过老儒穿着朴素的描写,体现了士人的清贫与节俭。
  4. 挑灯自拣一年诗:在夜晚挑灯工作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与努力。

修辞手法:

  • 对比:家庭的琐碎与个人的学问追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 象征:老儒的形象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坚持,尽管生活艰辛,他依然在努力学习与创作。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呈现出一种淡雅而深邃的文化气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君: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 老儒:象征知识的力量与文化的传承。
  • 挑灯:象征夜晚学习的勤奋与对知识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君”指的是: A. 妻子 B. 母亲 C. 姐姐 D. 丫鬟

  2. “挑灯自拣一年诗”中的“挑灯”意指: A. 上灯 B. 关灯 C. 在灯下学习 D. 休息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 C. 对政治的批判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定风波》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刘克庄的诗更为朴素,注重生活细节与内心的修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和奔放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情境与个人追求。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