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植父》
时间: 2025-01-01 18:04: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衡门愁绝坐诗穷,瘦策荒途况此翁。
流水年华孤月在,黄花心事几人向。
乡书杳杳迎江雁,客枕萧萧避井桐。
昨夜莼鲈应入梦,扁舟归去及秋风。
白话文翻译:
在愁苦的衡门前,我独坐写诗,思路枯竭;
手中的瘦弱书卷,正如我在荒凉的道路上游荡的老翁。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孤独的月亮依然悬在空中,
而心中对黄花的思念,有几人能够理解?
故乡的信件杳无音信,只有江雁迎面飞来;
旅客在床边听着萧萧的风声,避开那棵古老的井桐。
昨夜的莼菜和鲈鱼,应该是我梦中的美味,
小舟归去时正是秋风萧瑟的季节。
注释:
- 衡门:指代诗人的居所,带有一种孤独和愁苦的情感。
- 诗穷:意指写作遇到瓶颈,灵感匮乏。
- 瘦策:形容书卷薄弱,也暗示诗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 孤月:象征孤独的情感,月亮常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黄花:可能指代菊花,象征着思念和心事。
- 乡书杳杳:指寄往故乡的信件没有回音,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莼鲈:指代秋天时的美味,象征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其诗作风格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他乡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无奈。随着岁月流逝,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加深,愈加思念故土。
诗歌鉴赏:
《答陈植父》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深思的诗作,诗人在愁苦的环境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诗的开头,诗人以“衡门愁绝坐诗穷”引入,暗示了自己在创作上的困境和心理的压抑。接着,通过“流水年华孤月在”,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月亮结合,形成了一个深刻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和对孤独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黄花心事几人向”,表现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无奈与孤独。即便有对故乡的思念,但这种情感却无人理解,显得愈加孤独。后面的乡书杳杳和客枕萧萧,更是增强了这种思乡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昨夜莼鲈应入梦,扁舟归去及秋风”收尾,寄托了他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衡门愁绝坐诗穷:在愁苦的衡门前,我独自坐着,诗思枯竭。
- 瘦策荒途况此翁:手中的书卷薄弱,正如我在荒凉的道路上游荡的老翁。
- 流水年华孤月在:时间如流水般逝去,孤独的月亮依然悬在空中。
- 黄花心事几人向:而心中对黄花的思念,有几人能够理解?
- 乡书杳杳迎江雁:故乡的信件杳无音信,只有江雁迎面飞来。
- 客枕萧萧避井桐:旅客在床边听着萧萧的风声,避开那棵古老的井桐。
- 昨夜莼鲈应入梦:昨夜的莼菜和鲈鱼,应该是我梦中的美味。
- 扁舟归去及秋风:小舟归去时正是秋风萧瑟的季节。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时间比作流水,表现其不易把握的特性。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如“乡书杳杳迎江雁,客枕萧萧避井桐”。
- 意象:月亮、黄花、江雁、莼鲈等意象交织,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孤独”的主题展开,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门:象征生活的困境与孤独。
- 孤月:表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黄花:代表着思念与心事。
- 江雁:象征着故乡的回忆与希望。
- 莼鲈:唤起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衡门愁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理状态?
- A. 快乐
- B. 愁苦
- C. 兴奋
-
“孤月”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明亮的希望
- B. 孤独与思念
- C. 欢聚的时刻
-
诗中提到的“莼鲈”代表了什么?
- A. 诗人的创作灵感
- B. 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
-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愁苦,但其情感更加沉重;而林景熙的这首诗则更多展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展示了不同时期诗人对孤独与思乡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