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羽调曲五首 其二十》

时间: 2025-01-04 10:12:47

树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静乱。

首恶既其南巢,元凶于是北窜。

居休气而四塞,在光华而两旦。

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风行惟涣。

周之文武洪基,光宅天下文思。

千载克圣咸熙,七百在我应期。

实昊天有成命,惟四方其训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树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静乱。首恶既其南巢,元凶于是北窜。居休气而四塞,在光华而两旦。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风行惟涣。周之文武洪基,光宅天下文思。千载克圣咸熙,七百在我应期。实昊天有成命,惟四方其训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治理国家的智慧,树立君主是为了管理百姓,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那些作恶的人在南方巢居,而元凶则向北逃窜。人们安居乐业,四周平静,光明照耀着大地。正是因为有雨水滋润万物,风的吹拂使得万物生机勃勃。周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国家的基础,光辉普照天下,启迪了人们的智慧。经过千年,圣明的统治依旧存在,七百年后我们仍然在此时此刻感受到它的影响。真正是上天赋予了我们命令,四方皆应遵循它的教诲。

注释:

  • 树君:树立君主的意思。
  • 牧人:管理和领导的角色。
  • 立法:制定法律。
  • 南巢:指作恶者的藏身之处。
  • 元凶:指首犯或主要的罪犯。
  • 光华:光明和光辉。
  • 周之文武:指周朝的文治和武功。
  • 克圣:能够成就圣明的统治。
  • 昊天:广阔的天空,代表上天或天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公元513年,卒于577年。他以诗词、赋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庾信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旨在表达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晰的思路和理性的分析展现了庾信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诗中首先提到树立君主和立法的重要性,清晰地指出了君主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基础地位。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接着,他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通过“雨施作解”和“风行惟涣”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人间的安宁。周朝的文治武功被称颂,强调了其历久弥新的影响力,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诗人提到上天的旨意,暗示了道德与法律的统一。整首诗逻辑严密,情感真挚,展现了庾信对国家、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树君所以牧人”:树立君主是为了管理百姓。
    • “立法所以静乱”: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
    • “首恶既其南巢,元凶于是北窜”:恶者在南方藏匿,元凶则逃往北方。
    • “居休气而四塞”:人们安居乐业,四周安静。
    • “在光华而两旦”:光明照耀着大地。
    • “是以雨施作解”:雨水滋润万物。
    • “是以风行惟涣”:风的吹拂使万物生机勃勃。
    • “周之文武洪基”:周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国家的基础。
    • “光宅天下文思”:光辉普照天下,启迪人们的智慧。
    • “千载克圣咸熙”:经过千年,圣明的统治依旧存在。
    • “七百在我应期”:七百年后我们仍感受其影响。
    • “实昊天有成命”:上天赋予了命令。
    • “惟四方其训之”:四方皆应遵循它的教诲。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树君”与“立法”,“南巢”与“北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雨”和“风”比作治理的手段,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文内涵。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借用自然现象来象征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反映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君主:象征着权威和治理的中心。
  • 法律:代表社会秩序与公正。
  • 雨与风:象征自然的恩赐与生机,暗喻良好的治理。
  • 光华:象征知识与智慧的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树君”的目的是什么? a) 进行战争
    b) 管理百姓
    c) 发展经济
    答案:b)

  2. “雨施作解”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现象
    b) 政治治理
    c) 社会安定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周之文武”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治国方针? a) 汉朝
    b) 周朝
    c) 唐朝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情的交融。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表现了思乡之情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庾信的《周五声调曲》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理想治理的探讨,而后者则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哀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差异,前者理性而后者感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庾信诗词研究》
  • 《南北朝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