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祫歌二首 其二 登歌》

时间: 2025-01-19 20:06:43

神惟显思,不言而令。

玉帛之礼,敢陈庄敬。

奉如弗胜,荐如受命。

交于神明,悫于言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大祫歌二首 其二 登歌
作者:庾信 〔南北朝〕

神惟显思,不言而令。
玉帛之礼,敢陈庄敬。
奉如弗胜,荐如受命。
交于神明,悫于言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和对祭礼的庄重态度。诗中提到神明的心思显而易见,虽然不需要言语,但仍能感受到其意。祭祀时所用的玉帛等礼物,作者小心翼翼地呈现,以示尊敬和恭敬。奉献的心情如同无法承受的重负,呈献的方式如同接受神的命令一般。与神明的交往中,作者强调了诚实与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注释

  • 神惟显思:神明的思想和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 玉帛之礼:古代用玉器和丝绸作为祭祀的贵重礼物。
  • 奉如弗胜:奉献礼物时感到无法承受的重负。
  • 荐如受命:呈献礼物的态度如同接受神的命令。
  • 交于神明:与神明的交流。
  • 悫于言行: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典故解析

该诗涉及古代祭祀文化,特别是对神灵的尊敬与礼仪的重视。在古代社会,祭祀被认为是维持人与神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体现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约577年),字子山,号逸人,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气势宏大、意象鲜明著称,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周大祫歌》是在南北朝时期,庾信受到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的影响,表达了他对传统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

《周大祫歌二首 其二 登歌》是一首充满敬畏和庄重气氛的祭祀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神灵的深厚敬意。开篇的“神惟显思”便直接表明了神灵的智慧与力量,强调即使不言,神的意图依然清晰可见。接着,诗人通过“玉帛之礼”展示了古代祭祀的奢华,并通过自身的感受表达出对神明的敬畏与虔诚。最后一句“悫于言行”则是对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醒,表明祭祀不仅是形式上的礼仪,更需要真诚的心态和道德的标准。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具体的物质礼品的描绘,又有精神层面的情感流露。字句之间流露出对神明的崇拜、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以及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反省。诗歌的艺术风格典雅而深邃,反映了庾信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底蕴和对人性、神性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神惟显思:神的意念显而易见,表明神明的智慧不需要言语来表达。
  2. 不言而令:通过神的行为和迹象,人们能理解其意图。
  3. 玉帛之礼:祭祀时所用的玉器和丝绸,象征尊贵与重要性。
  4. 敢陈庄敬:表达出对神的尊敬,尽管内心感到害怕和谦卑。
  5. 奉如弗胜:奉献时感到无法承受的重压,显露出对神明的敬畏之情。
  6. 荐如受命:奉献的态度如同接受神的命令,强调对神的服从。
  7. 交于神明:与神明的交流不仅是形式,更是信仰的体现。
  8. 悫于言行:强调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与神明交往的基本原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奉如弗胜”比喻奉献的重压,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敬畏。
  • 对仗:如“奉如弗胜,荐如受命”,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象征:玉帛象征着尊贵的礼物,体现了古代祭祀的庄重和神圣。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神明的崇敬和对传统祭礼的重视,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的思考。诗中所传达的情感基调是庄重、虔诚与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明:象征着超自然力量,代表着人们对未知的敬畏。
  • 玉帛:象征着珍贵与尊重,体现了古代礼仪的奢华。
  • 奉献:代表着人与神的关系,强调了虔诚的态度和道德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帛之礼”主要指什么?

    • A. 祭祀的贵重礼物
    • B. 古代诗歌
    • C. 神明的启示
    • D. 自然现象
  2. “悫于言行”强调了什么重要概念?

    • A. 祭祀的形式
    • B. 诚实守信
    • C. 财富的积累
    • D. 社会地位
  3. 诗中“奉如弗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无法承受的重负
    • C. 快乐的奉献
    • D. 轻视神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 《祭侄文稿》:王羲之的《祭侄文稿》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周大祫歌二首 其二 登歌》均展现了对传统文化和情感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为个人化,后者则更注重对神明的崇敬。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选》
  • 《南北朝文学概论》
  • 《古代祭祀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