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仪同苦热诗》
时间: 2025-01-04 11:55:32意思解释
和乐仪同苦热诗
作者:庾信 〔南北朝〕
原文展示
火井沉荧散。炎洲高焰通。
鞭石未成雨。鸣鸢不起风。
思为鸾翼扇。愿借明光宫。
临淄迎子礼。中散就安丰。
美酒含兰气。甘瓜开蜜筒。
寂寥人事屏。还得隐墙东。
白话文翻译
烈日炎炎,火井的荧光已然消散,
炙热的洲地上火焰直通天际。
鞭打着石头却未能带来雨水,
鸣叫的鸢鸟也不见风的吹动。
我想借鸾鸟的翅膀扇动清风,
希望能够借助明光宫的光辉。
在临淄迎接宾客的礼仪,
中散的丰收也能够安稳地进行。
美酒散发着兰花的芬芳,
甘瓜则像蜜筒一般香甜。
世事寂寥,我欲屏蔽于此,
还得在隐秘的墙东独自安放心情。
注释
- 火井:指井底的火焰,象征炙热。
- 荧散:荧光散去,指热气弥漫。
- 鞭石未成雨:比喻努力未能得到回报。
- 鸣鸢:指鸣叫的鸢鸟,象征着不顺的时光。
- 鸾翼扇:想借助神话中的鸟类来扇风,表达希望。
- 明光宫: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象征光明与希望。
- 临淄:古地名,象征着迎接和礼仪。
- 寂寥人事屏:想要避开人世的喧嚣。
典故解析
- 鸾鸟:在古代神话中,鸾鸟是吉祥的象征,常与美好、幸福相联系。
- 明光宫:传说中神仙所居的地方,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581),字子山,号慕容,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俊逸著称,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抒情、咏物等多种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庾信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和乐仪同苦热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作者在炎热夏日中的感受与思索。诗的开头以“火井沉荧散”引入,象征着极端的高温和消散的光亮,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炎洲高焰通”的景象,进一步加强了对环境的感知。
中间部分,“鞭石未成雨”表达了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失落感,而“鸣鸢不起风”则暗示了时局的沉闷与无望。诗人在此背景下,渴望借助“鸾翼扇”与“明光宫”的光辉,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后半部分中,诗人细腻描写了美酒和甘瓜,展现了生活的甜美与恬淡,带有些许自得的情绪。然而,最后一句“还得隐墙东”,又流露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逃避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展示了一个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挣扎与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火井沉荧散:通过火焰的消散,体现炎热的环境。
- 炎洲高焰通:描绘出高温的状态,给人以压迫感。
- 鞭石未成雨:象征努力的无果,表达失落。
- 鸣鸢不起风:暗示无望和沉闷的时局。
- 思为鸾翼扇:渴望借助自然之力来改变现状。
- 愿借明光宫:向往理想的生活与状态。
- 临淄迎子礼:提到迎接宾客的礼仪,体现社交生活。
- 中散就安丰:希望丰收与安稳的生活。
- 美酒含兰气:描写美酒的香气,象征生活的美好。
- 甘瓜开蜜筒:比喻甘甜的生活与感受。
- 寂寥人事屏:表达对世事的遮蔽与隐退。
- 还得隐墙东:期望在隐秘的地方寻求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鸾翼扇”与“明光宫”比喻理想与希望。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结构上有较好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与渴望,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个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火井:象征着炎热与艰难。
- 鸾翼: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 明光宫:代表着美好与向往。
- 美酒、甘瓜: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甜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努力无果的失落感? A. 鸾翼扇
B. 鞭石未成雨
C. 美酒含兰气 -
“鸣鸢不起风”中的“鸣鸢”指的是: A. 鸟类
B. 风筝
C. 风声 -
诗中提到的“明光宫”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希望
C. 自然环境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
- 《早发白帝城》(李白):描绘自然景象与奔放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和乐仪同苦热诗》都表现了对现实困境的感受,但前者更侧重于国家与民生,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庾信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