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秋有感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西风淅淅收残暑,
庭竹萧疏报早秋。
砌下黄昏微雨后,
幽蛩唧唧使人愁。
白话文翻译
西风轻轻地吹拂,带走了残余的暑气,
庭院里的竹子愈加稀疏,预示着早秋的到来。
黄昏时分,微雨过后,
幽静的蟋蟀在鸣叫,使人感到愁绪。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风:指从西方吹来的风,象征秋天的到来。
- 淅淅:形容细小而连续的声音,这里形容风声。
- 残暑:指夏天最后的热气。
- 庭竹:指院子里的竹子,象征清雅和宁静。
- 萧疏:形容竹子稀疏,表示秋天来临,生机渐减。
- 砌下:指石阶或台阶下面。
- 黄昏:太阳落山后的时间,常与忧愁、思念相联系。
- 微雨:细小的雨,营造出清冷的气氛。
- 幽蛩:指蟋蟀,代表秋天的声音。
- 唧唧:蟋蟀叫声的象声词。
- 使人愁:引起人的忧愁、思绪。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西风”、“庭竹”、“黄昏”等意象,传达出秋天的萧瑟和内心的感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 1081—约 1155),字梦白,号清芬,宋代女词人,以其婉约动人的词风和深情的诗作而闻名。她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展现了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早秋有感》写于秋季,正值诗人内心情感的脆弱与思索之时。秋天的到来常常引发人们的思念与忧愁,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抒发个人的感情,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早秋有感》是一首极具典雅气质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秋天的萧瑟与孤寂,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感怀。开篇“西风淅淅收残暑”以清风带走夏季的热气,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时节变换的轻盈感。接着“庭竹萧疏报早秋”中,竹子在秋风中显得愈加稀疏,象征着生机的减少,衬托出秋天的肃杀之意。
“砌下黄昏微雨后”一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黄昏时刻,微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却又让人心生愁绪的氛围。最后一句“幽蛩唧唧使人愁”则通过蟋蟀的鸣叫,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蟋蟀的叫声在这个时节仿佛是对内心孤寂与忧伤的回应。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把秋天的萧瑟与个人的愁绪紧密结合,展现了朱淑真作为女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深刻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风淅淅收残暑:描绘了一种轻柔的秋风,吹拂着,带走了夏天的最后一丝热气,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 庭竹萧疏报早秋:庭院中的竹子因季节的变化而显得稀疏,象征着秋天已经悄然到来。
- 砌下黄昏微雨后:黄昏时分,细雨刚刚停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寂的氛围。
- 幽蛩唧唧使人愁:幽静的蟋蟀鸣叫声让人感到忧愁,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西风”、“幽蛩”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意象:竹子、黄昏、微雨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画面,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在秋风、竹影、雨声中,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深厚的内心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与凉意。
- 庭竹:代表清雅与宁静。
- 黄昏:暗示思念与回忆。
- 微雨:营造清冷与孤独的氛围。
- 幽蛩:象征孤寂与忧愁。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色,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一种秋天的思索与感怀之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风淅淅”主要表现了什么季节的特点?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幽蛩唧唧使人愁”中“唧唧”是指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蟋蟀的叫声
D. 鸟鸣 -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牧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朱淑真的细腻情感形成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而朱淑真的诗则通过自然意象隐晦地传达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选录了许多宋代的诗作,适合对比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朱淑真集》 - 收录了朱淑真的全部诗词,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