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绝句
范成大 〔宋代〕
盆倾瓴建夜翻渠,
绕屋蛙声一倍粗。
想见西堂浑不睡,
明朝踏湿看菖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生病时的感受。夜晚,雨水倾泻而下,水渠被翻转,屋外的蛙声变得格外响亮。诗人想起西堂里的人都没有睡着,明天他准备踏着湿润的土地去欣赏菖蒲花的情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盆倾:指水盆倾斜,水流出来。
- 瓴建:瓴,指盛水的器具;建,意为建立。这里指水流倾倒,形成水渠。
- 蛙声:青蛙的叫声。
- 西堂:指家中的西侧房间,可能是家人或朋友的居所。
- 踏湿:脚踩湿润的土地。
- 菖蒲: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来表示清雅和生命的活力。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菖蒲”常与端午节相关,寓意健康与平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复,号石湖,宋代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隽永,常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生病期间,表达了病中对生活的思考与眷恋。
诗歌鉴赏:
《病中绝句》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诗人在病中,敏感地感受到周围的自然变化,尤其是夜晚的雨声和蛙鸣,这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描绘,更是对自身病痛的反思。开篇的“盆倾瓴建夜翻渠”,以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倾盆大雨的场景,表现了雨水对环境的影响,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
接下来的“绕屋蛙声一倍粗”,则通过蛙声的增强,传达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蛙声在夜晚显得更加响亮,似乎在回应着诗人的孤寂与无助。诗人对西堂的思念,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依赖,而“明朝踏湿看菖蒲”则是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希望和生命的延续。菖蒲象征着健康与美好,暗示着诗人在病痛中仍然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景与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坚韧的生命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盆倾瓴建夜翻渠:描绘了雨水倾泻而下的景象,体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动荡。
- 绕屋蛙声一倍粗:蛙声在雨夜中显得更加响亮,增强了孤独感。
- 想见西堂浑不睡:思念家人,表现了对亲情的渴望。
- 明朝踏湿看菖蒲:期待明日的踏青,象征对健康和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蛙声”比喻孤独的情感。
- 拟人:雨水和蛙声似乎在对话,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出在逆境中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盆:象征生活的日常。
- 蛙声:代表生命的活力与孤独。
- 菖蒲:象征健康、平安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蛙声”在夜晚的表现是什么?
A. 渐弱
B. 一倍粗
C. 不存在 -
诗人想念的“西堂”指的是哪里?
A. 朋友家
B. 自己的房间
C. 家人的住处 -
“明朝踏湿看菖蒲”中,菖蒲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健康与美好
C. 忧愁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写身处困境时对生活的感慨。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范成大的《病中绝句》都有对亲情的思念,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范成大则更关注个人的健康和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