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碧纱低映秦娥面》
时间: 2025-01-03 20:36: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月圆·碧纱低映秦娥面
作者:双渐 〔宋代〕
碧纱低映秦娥面,咫尺暗香浓。
瑶池春晚,长天共恨,烟锁芙蓉。
夭桃再赏,流莺声巧,不待春工。
樽前潜想,樱桃破处,得似香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美丽面容被轻纱映衬的情景,近距离感受着她浓郁的香气。春天的瑶池已近尾声,仰望长空让人倍感惆怅,烟雾缭绕中,芙蓉花似乎被锁住了。再一次赏看夭桃花,流莺的歌声婉转动听,不用等待春天的工匠来装点。酒杯前我暗自思念,樱桃花已绽放,仿佛像那娇艳的红色香气。
注释:
- 秦娥: 指的是美丽的女子,传说中的美女,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丽。
- 咫尺: 形容距离很近,近在咫尺。
- 瑶池: 传说中的仙境,通常与美好的春天和仙女相联系。
- 流莺: 指黄莺,流莺声巧形容鸟儿的鸣叫声动听。
- 樽前潜想: 在酒杯前暗自思念。
典故解析:
- 瑶池: 出自《山海经》,瑶池是西王母的居所,象征着仙境和美好的春天。
- 夭桃: 夭桃花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丽,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双渐,字仲明,号白云,宋代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优雅。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春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惆怅,反映了作者对春天和爱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景与深厚的情感紧密结合。开篇的“碧纱低映秦娥面”,直接引入了词人的情感焦点——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在轻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暗香浮动,唤起了词人对美的无限向往。
随后的“瑶池春晚,长天共恨,烟锁芙蓉”,通过瑶池、长天、芙蓉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余韵与惆怅。春天即将结束,长空的惆怅与烟雾缭绕的景象,使得花的美丽似乎也被锁住,表达出一种惋惜之情。
接着,词人提到“夭桃再赏,流莺声巧,不待春工”,这里的流莺声宛如人间的乐曲,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的最后,樽前的思念与樱桃的盛开,仿佛在唤醒那份甜美的回忆,令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情感。
整首词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将春天的美丽与人间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双渐对于生命与爱情的深刻理解与细腻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纱低映秦娥面: 描述女子的美丽被轻纱映衬,突出其娇美。
- 咫尺暗香浓: 近距离感受到她的香气,暗示亲密的关系。
- 瑶池春晚: 春天即将结束,给人一种惆怅感。
- 长天共恨,烟锁芙蓉: 天空的惆怅和芙蓉花的美丽被烟雾笼罩,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
- 夭桃再赏: 再次欣赏桃花,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流莺声巧,不待春工: 不必等待春天的工匠,暗示自然的美好无需外力装饰。
- 樽前潜想: 在酒前暗自思念,表达内心的情感。
- 樱桃破处,得似香红: 樱桃花已盛开,暗示着一种甜美的希望与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 “碧纱低映”比喻女子的美丽。
- 拟人: “流莺声巧”赋予鸟语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词句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爱情的思考,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纱: 象征柔美与神秘。
- 秦娥: 代表美丽的女子。
- 瑶池: 象征仙境与理想。
- 流莺: 代表春天的声音与生命力。
- 夭桃: 代表春天的花朵,象征青春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的“秦娥”指的是: A. 一种花
B. 美丽的女子
C. 一位仙女 -
“咫尺暗香浓”中的“咫尺”意为: A. 很远
B. 很近
C. 不确定 -
词中提到的“夭桃”象征: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 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双渐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