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颍州挽词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3:29:16

恭惟同自出,累世复通家。

惠沫沾枯涸,忠规补过差。

胸中明玉石,仕路困风沙。

尚有平生酒,秋原洒菊花。

意思解释

黄颍州挽词三首 其一

原文展示:

恭惟同自出,累世复通家。
惠沫沾枯涸,忠规补过差。
胸中明玉石,仕路困风沙。
尚有平生酒,秋原洒菊花。

白话文翻译:

我恭敬地认为,您与我同出一门,世代以来都是相通的亲戚。
您的恩泽如同甘露普洒,滋润了干枯的土地;您的忠诚和规矩弥补了过失与差错。
您心中有如明亮的玉石,然而仕途却被风沙所困扰。
但您仍然有平生所酿的美酒,在秋天的原野上洒落菊花。

注释:

  • 恭惟:敬重地认为。
  • 同自出:指与我同宗同族。
  • 惠沫:恩泽如甘露,滋润。
  • 枯涸:干枯且缺乏水分。
  • 忠规:忠诚的规矩或原则。
  • 胸中明玉石:形容内心有高洁的品质。
  • 仕路:指仕途或官场。
  • 风沙:比喻困难和挫折。
  • 尚有:仍然拥有。
  • 平生酒:生前酿造的美酒。
  • 秋原洒菊花:在秋天的原野上洒落菊花,象征对过往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翁,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及文学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创新的书法风格著称,尤其擅长行书。黄庭坚在文学上受苏轼影响,作品风格独特,兼具理性与感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对同宗亲友的悼念之际,表达了对其生前品德和成就的追忆,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黄庭坚在这首挽词中以恭敬的语气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中不仅回顾了逝者的生平功绩,还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开篇的“恭惟同自出”直接点明与逝者的亲密关系,强调了两家世代相通的情谊。接着,诗人用“惠沫沾枯涸”来形容逝者的恩泽,正如甘露滋润干涸的土地,体现了逝者对家族和社会的贡献与影响。

在描绘逝者的内心品质时,诗人提到“胸中明玉石”,这不仅表达了逝者的高洁品性,也暗示了在仕途上遭遇的种种困顿与波折——“仕路困风沙”则生动地描绘了官场的艰难与险恶。然而,尽管面临种种挑战,诗人仍能从“尚有平生酒”中找到慰藉,最后以“秋原洒菊花”结束,既象征着对逝者的追忆,也是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逝者的崇高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恭惟同自出: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强调两者之间的亲近关系。
  2. 累世复通家:世代相通的家庭关系,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3. 惠沫沾枯涸:逝者的恩泽如雨露,滋润了干旱的环境。
  4. 忠规补过差:逝者的忠诚和原则弥补了家族的过失。
  5. 胸中明玉石:内心的高洁品质。
  6. 仕路困风沙:形容在官场中遭遇的困难和挫折。
  7. 尚有平生酒:尽管面临困境,仍有美酒作伴,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8. 秋原洒菊花:用菊花象征追忆和怀念,菊花在古代常象征着坚韧和清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惠沫”比喻逝者的恩泽,形象生动。
  • 对仗:如“胸中明玉石,仕路困风沙”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菊花象征纯洁和高雅,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赞美。诗人不仅怀念逝者的恩德,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示了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惠沫:象征恩泽与滋润,代表逝者的善行。
  • 明玉石:象征高洁品德,显示内心的纯净。
  • 风沙:象征仕途的艰难,代表生活中的困扰。
  • 平生酒:象征过去的回忆与怀念。
  • 菊花:象征坚韧与清雅,也隐喻着对逝者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惠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严寒
    B. 恩泽
    C. 财富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胸中明玉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逝者的外貌
    B. 逝者的高洁品质
    C. 逝者的财富
    答案: B

  3. “秋原洒菊花”隐喻了什么? A. 秋天的来临
    B. 对逝者的追忆
    C. 收获的季节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黄庭坚的挽词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通过国家大事反映个人命运。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庭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