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十五前阁会
作者:杜甫
楚岸收新雨,春台引细风。
情人来石上,鲜脍出江中。
邻舍烦书札,肩舆强老翁。
病身虚俊味,何幸饫儿童。
白话文翻译:
在楚水的岸边刚刚下过新雨,春天的台子上轻轻吹来细微的风。情人们在石头上聚会,江中新鲜的鱼肉被端上来。邻居们寄来的信件让我感到烦恼,肩舆里坐着一位强壮的老翁。身体虚弱而味蕾却敏感,真是幸运,能让孩子们享用美味。
注释:
字词注释:
- 楚岸:指楚地的岸边,楚地即今湖北一带。
- 收新雨:刚刚下过雨,水分收拢。
- 情人:这里指朋友或知己。
- 鲜脍:新鲜的鱼肉。
- 烦书札:烦恼于邻居的信件。
- 肩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通常由人抬着。
- 强老翁:指身体强壮的老者。
- 病身:身体虚弱。
- 虚俊味:味觉敏感但身体虚弱。
- 饫儿童:让孩子们享用美味。
典故解析:
- 此诗提及的“楚岸”与“鲜脍”可能暗示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朋友聚会的欢愉与生活的简单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而闻名,被誉为“诗圣”。他生于盛唐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历史动荡,作品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王十五前阁会》创作于杜甫晚年,他身处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中。诗中表现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细节的体悟,尽管身世多舛,依然对生活保有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以“楚岸收新雨”描绘了一个清新湿润的春日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接着“春台引细风”则暗示着温暖与舒适的气候,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诗中“情人来石上”的描写,表现了朋友聚会的欢乐景象,鲜脍的出现则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丰盈。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对生活压力和烦恼的反思。“邻舍烦书札”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琐碎与烦恼,尤其是“肩舆强老翁”更是对年老体衰的自我写照。结尾的“病身虚俊味”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身体的虚弱,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一句“何幸饫儿童”则透出一种温暖的情感,尽管生活艰辛,诗人依然能幸而见到孩子们的快乐,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友情和生活的观察,折射出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深刻性与情感的丰富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楚岸收新雨:描绘春雨过后的宁静与清新,营造出自然的美好。
- 春台引细风:春天的台子上,轻风拂面,增添了春日的温暖感。
- 情人来石上:朋友欢聚于此,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 鲜脍出江中:新鲜的鱼肉出现在宴会上,象征着生活的富足。
- 邻舍烦书札:显示生活中的烦恼与琐事,反映社会交往的复杂性。
- 肩舆强老翁:描写一位身体强壮的老者,可能是对老年生活的思考。
- 病身虚俊味:自我对比,身体虚弱却对美味有极高的敏感度。
- 何幸饫儿童:尽管生活艰难,但仍能为孩子们带来快乐,体现出人性中的善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楚岸收新雨,春台引细风”形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人们生活的状态。
- 排比:通过列举不同事物,增强了诗歌表达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生活的烦恼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人性中的美好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岸: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细风:代表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情人:友情与人际关系的象征。
- 鲜脍:生活富足与美好的象征。
- 强老翁: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老年生活的反映。
- 儿童:象征纯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的“楚岸”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四川
B. 湖北
C. 湖南
D. 安徽 -
“鲜脍出江中”中的“鲜脍”指的是什么? A. 新鲜的水果
B. 新鲜的鱼肉
C. 新鲜的蔬菜
D. 新鲜的米饭 -
诗中提到的“肩舆强老翁”代表了什么? A. 健康的老人
B. 病弱的老人
C. 年轻人
D. 中年人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幸福
C. 感伤
D. 忧虑
答案:
- B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赠花卿》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王十五前阁会》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望》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而《王十五前阁会》则侧重于友情与生活的细节,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十五前阁会》这首诗的意境与内涵,感受到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与深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