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长乐台晚望偶成)》
时间: 2025-01-14 05:16: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长乐台晚望偶成)》
作者:曾觌 〔宋代〕
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
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帘卷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濛。
年光冉冉逐飞鸿。叹雨迹云踪。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
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白话文翻译
在枝头上,荔枝的果实已经成熟,晚风中带着些许红色的皱褶。面对碧瓦和迷雾的云朵,青山像波浪一样,映照在空中。
在高台上吟诗眺望,繁华与清幽似乎无穷无尽。帘子卷起,榕树的阴影合拢,万家灯火的香气弥漫在朦胧的夜色中。
时光匆匆飞逝,像鸿雁一样。叹息雨点留下的痕迹与云影。渐渐地,夏天退去,凉意在象牙色的席子上生出,知晓又能与谁共度?
临近黄昏,妆容刚刚卸去,怨恨这美好的夜晚梦里没有相逢。看啊,已经是天涯的秋天,恨随那一片梧桐叶而去。
注释
- 荔子:指荔枝,果实成熟时,颜色鲜艳,象征丰收与美好。
- 晚红:指傍晚时分的红色,可能是指晚霞或花朵的红色。
- 碧瓦:青色的屋顶,通常用来形容古代建筑的美丽。
- 榕阴:榕树的阴影,榕树常生长在水边,寓意荫蔽与凉爽。
- 象簟:象牙色的席子,形容清凉的环境。
- 临鸾:指临近黄昏,鸾鸟是一种美丽的传说中的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字子文,号少白,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其作品多描写自然美,情感细腻,常以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是曾觌在长乐台所作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夕阳西下时,面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梦境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思绪。开头用“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又富饶的自然场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从对美景的赞美转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年光冉冉逐飞鸿”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也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词的意象丰富,如“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表现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也在思索人世的繁华与清幽的对比;而“万家香霭溟濛”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生活气息。结尾的“恨随一叶梧桐”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深深惋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描绘了荔枝果实的成熟,和晚风中带来的温暖色彩。
- “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青山如波浪般起伏。
- “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表达了诗人在高处吟咏的乐趣,繁华与清幽之间的无尽追求。
- “凉生象簟,知与谁同”:反映出孤独感,期待有伴共享清凉的夏夜。
- “怨清宵好梦不相逢”:对美好梦境的渴望与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似浪”,将山与浪潮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词有讲究的对仗,使得语言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流露出一种对孤独与相逢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子:象征丰收与美好。
- 榕阴:代表清凉与庇护。
- 梧桐:常用以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荔子”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果实
C. 一种树木
D. 一种鸟类 -
“怨清宵好梦不相逢”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失落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曾觌与李清照在描写秋天时都有对离别与思念的描绘,但曾觌更偏向于自然的景色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