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二十五首》

时间: 2025-01-04 08:44:23

唐皇欲丧乱,豺虎依山丘。

君王信李训,玉殿行戈矛。

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横流。

堂堂赞皇公,委弃不与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遇二十五首 张耒 〔宋代〕

唐皇欲丧乱,豺虎依山丘。 君王信李训,玉殿行戈矛。 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横流。 堂堂赞皇公,委弃不与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唐朝皇帝即将面临国家动乱,豺狼虎豹般的敌人依附在山丘之中。君王信任李训,却在宫殿中挥舞兵器。拴狗不拴头,结果被咬得血流成河。堂堂的赞皇公,被抛弃不参与谋划。

注释: 字词注释:

  • 唐皇:指唐朝的皇帝。
  • 豺虎:比喻凶恶的敌人。
  • 李训:唐朝宦官,曾参与政变。
  • 玉殿:指皇宫。
  • 戈矛:古代兵器,这里指武力。
  • 系狗不系首:比喻措施不当,未能抓住关键。
  • 噬:咬。
  • 赞皇公:指某位被忽视的重要人物。

典故解析:

  • 李训:李训是唐朝宦官,曾参与甘露之变,导致多位大臣被杀,是唐朝宦官专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政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同情。这首诗通过对唐朝历史的回顾,隐喻宋代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贤能被弃的悲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回顾唐朝的历史事件,抒发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唐朝历史的隐喻,反映了诗人对宋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诗中“豺虎依山丘”形象地描绘了敌人的猖獗,而“君王信李训,玉殿行戈矛”则揭示了君王的昏庸和信任奸佞。最后两句“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横流。堂堂赞皇公,委弃不与谋”更是深刻地批评了当时的政治决策失误和贤能被弃的不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唐皇欲丧乱,豺虎依山丘”:描绘了唐朝即将陷入动乱的局势,敌人如豺虎般潜伏。
  • “君王信李训,玉殿行戈矛”:指出君王信任奸臣,导致宫廷内斗。
  • “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横流”:比喻政策失误,未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导致严重后果。
  • “堂堂赞皇公,委弃不与谋”:表达了对贤能被弃的悲哀和对时局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豺虎依山丘”比喻敌人的凶猛和潜伏。
  • 拟人:如“系狗不系首”将政策失误拟人化,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唐朝历史的回顾,隐喻宋代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贤能被弃的悲哀,批判了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动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豺虎:比喻凶恶的敌人。
  • 玉殿:象征皇权的中心。
  • 戈矛:象征武力和冲突。
  • 赞皇公:象征被忽视的贤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豺虎依山丘”比喻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凶恶的敌人 C. 山中的动物
  2. “君王信李训”中的李训是谁? A. 唐朝大臣 B. 唐朝宦官 C. 宋代诗人
  3. “系狗不系首”比喻什么? A. 正确的策略 B. 错误的策略 C. 无关紧要的事 答案:B B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唐朝衰败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杨贵妃故事的叙述,反映了唐朝的兴衰。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感遇二十五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唐朝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反映唐朝历史的诗作,有助于对比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