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西陵月夜》
时间: 2025-01-06 11:27: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 西陵月夜
作者: 王于臣 〔清代〕
闻是西陵。好借邮亭。为羁愁怕听秋声。小窗清影,残月三更。觉睡难支,灯未烬,酒初醒。自分飘零,何处逢迎。到今朝琴剑无凭。钱塘回首,一片云横。且拥寒衾,追旧事,笑生平。
白话文翻译:
我听说这是西陵。真希望能借助邮亭,寄托我的愁苦,生怕听到秋天的声音。在小窗的清影下,残月已经高挂三更。觉得难以入睡,灯光还未熄灭,酒意刚刚醒来。自知漂泊无依,何处能找到知心之人?直到今天,琴剑已无相伴。回首钱塘,只见一片云彩横亘。且好好拥着寒被,追忆往事,笑谈一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陵:指西陵地区,可能与诗人所处地点相关。
- 邮亭:古时邮递的地方,引申为寄托思念和情感的地方。
- 羁愁:被羁绊的忧愁。
- 小窗清影:窗外的清影,暗示孤独的心境。
- 残月:半月或缺月,象征失落之感。
- 灯未烬:灯火未熄,暗示夜的漫长与思绪的缠绵。
- 琴剑无凭:琴与剑,象征文人和武人的理想与追求,已不再有依靠。
- 钱塘:指钱塘江,寓意思乡与记忆。
典故解析:
- 琴剑:古代文人常以琴、剑自喻,象征才华与理想的追求,今已无所依靠,表达诗人对理想破灭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于臣,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抒情见长,其诗作常表现个人情感与时局的关系,风格细腻而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身处西陵之时,可能因身处异地而产生的思乡之情,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西陵的月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通过“闻是西陵”、“好借邮亭”等句,诗人表达了渴望寄托情感的无奈。小窗清影、残月三更的意象,渲染了夜的寂静与孤独,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失落与迷茫。随着“觉睡难支,灯未烬,酒初醒”,诗人进一步揭示了自己的情绪状态,难以入眠,酒意刚醒,夜晚的漫长与孤寂愈加明显。
接下来的“自分飘零,何处逢迎”,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极致,面对生活的困惑与无依,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最后,回首“钱塘”,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人生理想的失落。整首词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是西陵:得知自己身在西陵,心中感触。
- 好借邮亭:希望能借助邮亭寄托愁苦。
- 为羁愁怕听秋声:因忧愁而恐惧听到秋天的声音,暗示寂寞。
- 小窗清影,残月三更:小窗外的光影与夜半的残月,映衬孤独。
- 觉睡难支,灯未烬,酒初醒:夜深人静,难以入睡,灯光未灭,酒意刚醒,情绪混乱。
- 自分飘零,何处逢迎:自觉漂泊无依,难以找到知心朋友。
- 到今朝琴剑无凭:到如今,曾经的理想与追求已无依托。
- 钱塘回首,一片云横:回首钱塘,看到的是一片横亘的云彩,象征过往的渺茫。
- 且拥寒衾,追旧事,笑生平:抱着寒被,追忆往事,轻松地笑谈人生。
修辞手法:
- 意象:使用“残月”“小窗”“灯光”等意象来表现孤独和思念。
- 对仗:如“觉睡难支,灯未烬,酒初醒”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与漂泊的深刻感受,借助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对过往理想的追忆与对当前境况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念。
- 灯光:代表希望与内心的挣扎。
- 酒:标志着逃避现实的手段。
- 寒衾:体现内心的冷清与无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陵”主要代表什么?
- A. 一种地理位置
- B. 诗人的故乡
- C. 诗人希望寄托情感的地方
-
“残月三更”中的“残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失落
- C. 喜悦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活的快乐
- B. 孤独与思念
- C.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反映了月夜下的孤独与思考。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于臣与李白:王于臣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酒与友人的渴望,展现出不同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于臣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