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深之归沃洲》

时间: 2025-01-01 15:19:45

嬾踏红尘地,结庐岩壑间。

酒催清夜别,身伴白云还。

贺老湖边月,支公屋外山。

沃洲吟不尽,天与老翁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石深之归沃洲
谢耘 〔宋代〕

嬾踏红尘地,结庐岩壑间。
酒催清夜别,身伴白云还。
贺老湖边月,支公屋外山。
沃洲吟不尽,天与老翁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石深的送别之情。诗人觉得在繁华的红尘中行走太过懒散,于是选择在山岩之间隐居。夜晚饮酒时,酒意促使朋友们告别,诗人则希望能与白云为伴回到山中。诗中提到贺老和支公,指的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士形象,最后表达了对沃洲的眷恋与难以忘怀,愿老翁能够悠闲自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懒惰,懈怠。
  • 红尘:指繁华的世俗生活。
  • 结庐:在山中建造草屋,隐居生活。
  • 清夜:指静谧的夜晚。
  • 贺老:指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寓意在湖边吟诗作对。
  • 支公:可能指支道林,隐士,象征与自然为伴。
  • 沃洲:指沃洲,古地名,象征宁静的理想生活。

典故解析:
贺老与支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诗中提到他们是为了强调隐居生活的清雅与宁静。沃洲则是指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所,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耘,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描绘隐逸与自然生活。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友人的场合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生选择的一种思考。


诗歌鉴赏:

《送石深之归沃洲》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的“嬾踏红尘地”,便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尘世的懒惰与不屑。后面的“结庐岩壑间”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展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酒催清夜别,身伴白云还”一句中,酒作为一种社交的媒介,既是送别的催化剂,也是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夜晚的清静与白云的悠然相伴,暗示了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贺老湖边月,支公屋外山”则通过引入历史典故,强调了隐士生活的高雅和恬淡,更为诗作增添了厚重的文化意味。最后一句“沃洲吟不尽,天与老翁闲”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隐逸生活的深切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嬾踏红尘地:表现出对红尘的懒惰与厌倦。
  2. 结庐岩壑间:隐居于山间,远离尘世喧嚣。
  3. 酒催清夜别:酒使得送别时的情感更加浓烈。
  4. 身伴白云还:渴望与白云同游,回归自然。
  5. 贺老湖边月:提到贺知章,象征文人生活的雅致。
  6. 支公屋外山:提到支道林,强调隐士的安逸。
  7. 沃洲吟不尽:表达对沃洲生活的向往,无尽的吟唱。
  8. 天与老翁闲:希望老翁能享有闲适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贺老湖边月,支公屋外山”形成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月与山赋予人性,使得自然景物更具情感色彩。
  • 比喻:通过酒、白云等意象,表达对友情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渴望归隐的情感与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尘:象征世俗繁华,喧嚣的生活。
  • 岩壑: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安逸。
  • 白云:象征自由与闲适的生活。
  • 湖月:象征清澈与雅致,隐士生活的理想状态。
  • 沃洲:象征理想的归隐之地,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嬾踏红尘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渴望
    B. 厌倦
    C. 喜爱

  2. “身伴白云还”中,白云象征了什么?
    A. 孤独
    B. 自由
    C. 繁华

  3. 诗中提到的贺老和支公分别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贺知章与支道林
    B. 王维与李白
    C. 陶渊明与屈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的隐逸生活。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谢耘的《送石深之归沃洲》相比,陶渊明的《饮酒》同样展现了隐逸生活的追求,但其语言更为简练,情感更为深沉。
  • 王维的诗作则在自然描写上更加细腻,情感表达上也更为丰富,两者均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陶渊明集》
  • 《王维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