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歌子
张元干 〔宋代〕
玉露团寒菊,秋风入败荷。缭墙南畔曲池涡。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月转檐牙短,更传漏箭多。醉来归去意如何。只为地偏心远惯弦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寒露凝聚在菊花上,秋风吹拂着残败的荷花。围墙旁的曲池涡流荡漾,远处的山峦在天空中显得遥远而清晰,倒影在波纹中轻轻荡漾。月光转动,屋檐的阴影变短,时光似乎在流逝,传来漏水的声音,像箭一样不断。醉醺醺地归去,我的心意如何呢?只因为这片土地偏僻,心中对歌声的眷恋难以割舍。
注释:
- 玉露:指秋天的露水,晶莹剔透。
- 寒菊:指在秋冬季节开花的菊花,象征坚韧与清雅。
- 败荷:残败的荷花,暗示秋天的凋零。
- 缭墙:围墙,指围绕的墙壁。
- 曲池:弯曲的池塘,富有诗意。
- 天迥:天空高远。
- 遥岑:远处的山峰。
- 漏箭:指滴水声,形容时间的流逝。
- 弦歌:弹奏的琴声和歌唱,象征对音乐的热爱。
典故解析:
这首词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寒菊”与“秋风”结合,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一种孤傲的气质,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情感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字景山,号天池,宋代著名词人。其作品以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音乐的热爱,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南歌子》是一首典雅的词作,诗人在秋天的背景下,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玉露团寒菊,秋风入败荷”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美丽,菊花的坚韧和荷花的残败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接着,词人用“缭墙南畔曲池涡”描绘了周围景致的宁静与优美,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后半部分“醉来归去意如何”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情感的深沉与执着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词在意象上形成了一个秋天的画卷,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露团寒菊:描绘了秋天的清晨,露水凝聚在菊花上,透露出一种清冷的美感。
- 秋风入败荷:秋风吹拂,残败的荷花在风中摇曳,象征着时光的无情。
- 缭墙南畔曲池涡:描绘围墙旁的曲池水面,波纹荡漾,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 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高远的天空,远处山峦的倒影在水面荡漾,增强了空间感。
- 月转檐牙短:月光转动,屋檐的影子变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更传漏箭多:漏水的声音像箭一样不断,营造出急促的时光感。
- 醉来归去意如何:醉酒后回家,思绪纷乱,表达了心中复杂的情感。
- 只为地偏心远惯弦歌:因土地偏僻,心中对于音乐的热爱难以割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漏箭,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时光的流逝。
- 拟人:描述月光转动和露水凝聚,让自然景物具有生命感。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严谨,形成和谐的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音乐的执着追求,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寒菊:象征孤独与坚韧,表现出诗人对品格的追求。
- 败荷:代表逝去的美好,暗示生命的无常。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孤寂,传递内心深处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露团寒菊”中的“寒菊”象征什么?
- A. 坚韧
- B. 憔悴
- C. 美丽
- D. 落寞
-
“漏箭”在诗中主要表达什么?
- A. 时光的流逝
- B. 自然的声音
- C. 心灵的孤独
- D. 生活的繁忙
-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 A. 家乡
- B. 亲人
- C. 音乐
- D. 自然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元干的《南歌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描绘了秋天的孤独,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和情感的深邃,而后者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张元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