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平生百绕垂虹路》
时间: 2025-01-19 19:10: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平生百绕垂虹路
作者: 张元干
平生百绕垂虹路。看万顷翻云去。
山澹夕晖帆影度。
菱歌风断,袜罗尘散,总是关情处。
少年陈迹今迟暮。
走笔犹能醉时句。
花底自成心暗许。
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篷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百般人生道路后,回望自己曾经的青春与过往的感慨。看那广阔的云海翻滚,像是时光在流逝。远山在夕阳的照射下,帆影轻轻划过。虽然风声和歌声已断,脚上的尘土也散去,所有的思念与情感仍在心中萦绕。年少的回忆如今已成迟暮之景,写下的诗句依然能让我陶醉。花底下我暗自许下心愿,旧日的春景让我感到客人离去的怨恨,似乎一场春雨也带走了许多。
注释
- 平生:一生,指作者的整个人生经历。
- 百绕:多次回旋,指经历的曲折与复杂。
- 垂虹路:比喻人生之路,像彩虹一样多彩。
- 菱歌:指一种水边的歌声,象征青春与生活的乐趣。
- 袜罗尘散:袜子上的尘土散落,暗指生活的琐碎与无常。
- 少年陈迹:指年少时的记忆与痕迹。
- 走笔犹能醉时句:写诗仍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感与陶醉。
- 旧家春事:指的是旧时的春天的事情,象征美好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慨。词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青玉案·平生百绕垂虹路》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情感深邃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张元干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展现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词的开头以“平生百绕垂虹路”引入,既表示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也暗示了作者在这条路上所经历的种种。接下来的描写中,词人将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
“山澹夕晖帆影度”,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画面,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孤独的感觉。这里的“帆影”不仅是物象的描写,更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追求与希望。接下来的“菱歌风断,袜罗尘散”,则以一种轻快的语调转向,表现出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常。即便如此,“总是关情处”却暗示着这些经历仍深藏于内心,无法抹去。
整首词在感叹青春易逝的同时,又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词人的情感在“走笔犹能醉时句”中达到高潮,表达了对曾经岁月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无奈。结尾处的“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篷雨”更是将情感推向深渊,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百绕垂虹路:人生经历多次曲折,像彩虹一样美丽而复杂。
- 看万顷翻云去:目睹广阔云海的变幻,象征时间的流逝。
- 山澹夕晖帆影度:夕阳下的山影和帆影,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菱歌风断,袜罗尘散,总是关情处:即使一切都在变化,心中对往事的情感依然存在。
- 少年陈迹今迟暮:年轻时的经历如今已成过去,感到时光的无情。
- 走笔犹能醉时句:写诗仍能感受到当年的情感,表达对青春的怀念。
- 花底自成心暗许:在花下暗自许下心愿,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 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篷雨:对往昔春天的怀念,以及对离去的怨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垂虹路”,形象生动。
- 对仗:如“山澹夕晖”和“帆影度”,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如“菱歌”、“袜罗尘散”等,营造出丰富的意境。
主题思想:全词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变迁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彩虹:象征多彩的生活与人生的复杂。
- 云海:代表时光的变幻与不可捉摸。
- 夕阳:象征生命的余晖,暗示时间的流逝。
- 花:象征青春与美好的回忆。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承载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青春的怀念? A. 云海
B. 彩虹
C. 夕阳
D. 花 -
“走笔犹能醉时句”这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A. 写诗时很醉
B. 仍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感
C. 写诗很流畅
D. 增加诗句的数量 -
词中提到的“菱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乐器
C. 水边的歌声
D. 一种舞蹈
答案:
- D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张元干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但张元干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追忆。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与背景下的诗人,虽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导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和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美学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