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时间: 2025-01-01 15:23:30

告才吾君得挂冠,交亲犹肯问平安。

连天秋色雁已过,满槛竹声风逗寒。

对客杯盘心共醉,催人节物岁将阑。

但知适意山林去,不觉山头行路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告才吾君得挂冠,交亲犹肯问平安。
连天秋色雁已过,满槛竹声风逗寒。
对客杯盘心共醉,催人节物岁将阑。
但知适意山林去,不觉山头行路难。

白话文翻译:

我告诉才华横溢的朋友,我已经辞去了官职,亲朋好友仍然关心我的安好。
天边的秋色已然到来,雁阵已经飞过,满庭的竹子在寒风中轻声摇曳。
与朋友共饮豪饮,心中尽情畅快,催促着我感叹时光飞逝,岁末将至。
只知道在山林中逍遥,没想到山顶的路途竟是如此艰难。

注释:

  • 告才:告知有才华的朋友。
  • 挂冠:辞去官职。
  • 交亲:亲朋好友。
  • 平安:安好、安宁。
  • 连天秋色:天边的秋天的景色。
  • 雁已过:大雁已经飞过,象征季节变迁。
  • 满槛竹声:满院竹子的声音。
  • 逗寒:在寒风中轻轻摇曳。
  • 对客:对着朋友。
  • 杯盘:酒杯和盘子,指饮酒的场合。
  • 节物岁将阑:感叹时光流逝,年末将尽。
  • 适意:随心所欲。
  • 山林去:去山林中游玩。
  • 行路难:路途艰难,暗含人生的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著名诗人,仕途曲折,深受文人和士人的喜爱。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态度,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曹勋辞去官职后,表达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淡然态度,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官场与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山中》是一首表现山林隐居生活的诗作,透过自然景物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向朋友诉说自己已辞去官职,虽然离开权利中心,依然得到了亲朋好友的关心,这种人际关系的温暖使人倍感珍惜。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天边的雁阵与竹林的声音,呈现出静谧而清幽的山林景色,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的韵味。

在与朋友共饮的场景中,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岁末将至,显得有些惆怅,但同时也透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与享受。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尽管山路艰难,但心中所向往的自由与适意让他甘愿付出。这种心态反映了士人对于官场的无奈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豁达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告才吾君得挂冠:诗人向有才华的朋友宣传自己已辞去官职,显然是想要逃离官场的纷扰。
  • 交亲犹肯问平安:表明即使离开了官场,亲友依旧关心自己的生活。
  • 连天秋色雁已过:描绘出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满槛竹声风逗寒:细腻地刻画竹子在寒风中发出的声音,传达出自然的清幽。
  • 对客杯盘心共醉:与朋友共饮,享受这一刻的欢愉。
  • 催人节物岁将阑:感叹时光飞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但知适意山林去: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 不觉山头行路难:最后点出虽然向往,但山路的艰辛不容忽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告才吾君得挂冠,交亲犹肯问平安”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用自然景物比喻人生的境遇,深刻而富有诗意。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自然的心态,传递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的无常。
  • :象征远行与思乡之情。
  • 竹声:象征清雅与宁静,反映自然的气息。
  • 杯盘:象征友谊与欢聚,展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山林:象征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挂冠”是什么意思?

    • A. 佩戴官帽
    • B. 辞去官职
    • C. 参加宴会
    • D. 逛山林
    • 答案:B
  2.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 A. 春花秋月
    • B. 夏雨冬雪
    • C. 秋色与雁阵
    • D. 江河湖海
    • 答案:C
  3. 诗人最向往的生活是?

    • A. 官场生活
    • B. 山林隐居
    • C. 城市繁华
    • D. 旅行冒险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比较曹勋的《山中》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山林自然,但曹勋更注重于人际关系与人生感悟,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和内心的宁静。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