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三月八日淮上遇风杜挺之先至洪泽遣人来迎》

时间: 2025-01-04 09:41:57

晓出淮口时,夜来风已止。

半路逢怒号,客心愁欲死。

忠信虽可仗,鱼鳖将异此。

但慕前行舟,渐入孤汊里。

犹能有余力,遣助良可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闰三月八日淮上遇风杜挺之先至洪泽遣人来迎
作者:梅尧臣
晓出淮口时,夜来风已止。
半路逢怒号,客心愁欲死。
忠信虽可仗,鱼鳖将异此。
但慕前行舟,渐入孤汊里。
犹能有余力,遣助良可喜。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从淮口出发,昨夜的风已经停息。
在半路上遇到了狂怒的风浪,旅客的心情愁苦得快要窒息。
虽然忠诚和信任可以依靠,但在这水中鱼和鳖的命运却是不同。
我只希望能追随前面的船,渐渐进入那孤寂的水湾。
还有一些余力,派人来帮忙真是令人高兴。

注释:

  • 晓出:清晨出发。
  • 淮口:指淮河的出海口。
  • 怒号:形容风浪的猛烈。
  • 愁欲死:表达心情的悲苦和无奈。
  • 忠信:忠诚和信任。
  • 鱼鳖:指水中的生物,象征命运的不同。
  • 孤汊里:指偏僻的水湾。
  • 遣助:派人来帮助。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透过“忠信”与“鱼鳖”的对比,暗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福建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歌、文赋,尤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情感的真实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梅尧臣出游途中,因遇风浪而感到愁苦,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友人(杜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中遭遇的风浪,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诗中,诗人以清晨出发时的平静与随后遭遇的狂风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描绘出旅途的艰辛与不易。前两句以“晓出淮口”开篇,给人一种清新出发的感觉,而“半路逢怒号”则立刻打破了这种宁静,传达出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慌与无助。

诗中的“忠信虽可仗,鱼鳖将异此”表达了诗人在面临自然时,人与自然之间的无奈与局限,正如鱼和鳖的不同命运。最后两句“犹能有余力,遣助良可喜”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乐观,尽管遭遇风浪仍然能有余力去请求帮助,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让整首诗充满了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晓出淮口时”:清晨时分,从淮河口出发。
    2. “夜来风已止”:昨夜的风暴已经平息。
    3. “半路逢怒号”:在半路上遭遇猛烈的风浪。
    4. “客心愁欲死”:身为客旅,心中愁苦得难以忍受。
    5. “忠信虽可仗”:虽说忠诚和信任可以依赖。
    6. “鱼鳖将异此”:但在水中鱼和鳖的命运却不同。
    7. “但慕前行舟”:我只希望能追随前面的船只。
    8. “渐入孤汊里”:渐渐地进入那孤寂的水湾。
    9. “犹能有余力”:我还有一些余力。
    10. “遣助良可喜”:派人来帮助真是令人高兴。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忠信虽可仗,鱼鳖将异此”,展现了诗人的对比思维。
    • 比喻:鱼和鳖象征不同的命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旅途中遇到的风浪,反映了人在逆境中的无奈和希望,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意象分析:

  • 水域:象征着旅途的艰险,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代表了变化与不可控的外界因素。
  • 孤汊:象征着宁静与孤独,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出淮口”的意思是: A. 晚上出发
    B. 清晨出发
    C. 中午出发
    D. 任何时候出发

  2. 诗中提到的“鱼鳖”象征什么意思? A. 不同的命运
    B. 一种友谊
    C. 自然的美丽
    D. 旅行的乐趣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安石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梅尧臣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安石则多用自然景象表达历史的沧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